第六章 沟 通
护士与病人的关系
一、性质
(一)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人际关系(亦称专业性人际关系)
(二)护患关系是专业性的互动关系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美国学者萨斯和苛伦德提出了医患关系的三种模式,这一模式分类也同样适用于护患关系。
(一)主动-被动型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护患关系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人员处于主动、主导的地位,而病人则处于完全被动的、接受的从属地位。即所有的护理活动,只要护士认为有必要,不需经患者同意就可实施。这一模式主要存在于患者难以表达自己意见的情况下,如昏迷状态、全麻手术过程中或婴幼儿等。这需要护理人员发挥积极能动的作用。
(二)指导-合作型模式
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都具有主动性,由护理人员决定护理方案、护理措施,而病人则尊重护理人员的决定,并主动配合,提供自己与疾病有关的信息,对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病人病情较重,但神智清醒的情况下。此情况下,病人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指导,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共同参与型模式
这一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具有大致同等的主动性和权利,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和实施。病人不是被动接受护理,而是积极主动配合,参与护理;护士尊重病人权利,与病人协商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患慢性病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病人。
三、护患关系的分期
护患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结束可分为3期。
(一)第一期(初始期)
从病人与护士开始接触时就开始了。此期的主要任务是护患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确定病人的需要。信任关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护士通过观察、询问、评估病人,收集资料,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病人根据护士的言行逐渐建立对护士的信任。
(二)第二期(工作期)
此期护患之间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主要任务是护理人员通过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解决健康问题,满足病人需要,达到护理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应鼓励病人参与,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对护理的依赖。
(三)第三期(结束期)
在达到护理目标后,护患关系就进入结束阶段,此期的主要任务是圆满地结束护患关系。护士应了解病人对目前健康状况的接受程度,制定病人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教育计划,了解护患双方对护患关系的评价,并征求病人意见,以便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