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发病机制
1.麻疹病毒不耐热,对阳光和一般消毒剂敏感,日光照射20分钟即可失去致病力
2.麻疹病毒侵入人体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
上呼吸道粘膜和结膜上皮细胞→入血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再次入血
二、流行病学特点
1.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2.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
3.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三、临床表现
1.潜伏期:一般6~18天,平均10天,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
2.前驱期(出疹前期):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
发热、卡他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
特征性表现: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水肿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表现:麻疹粘膜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
3.出疹期
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
皮疹特点: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
4.恢复期: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色素沉着
5.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麻疹脑炎等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血清学检查:出疹1~2天内即可从血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3.病原学检查:从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麻疹病毒可做出特异性诊断
五、治疗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六、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继发感染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疹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炎、喉炎、脑炎
七、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酒精擦浴、冷敷
体温超过40℃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
2.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保持皮肤清洁和床单的干净,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导致继发感染
3.保持口腔、眼、耳鼻部的清洁
4.保证营养的供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量多餐。鼓励多饮水
5.密切观察病情
6.预防感染的传播
隔离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者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
切断传播途径:病室通风换气,空气消毒,患儿衣被及玩具等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
保护易感人群: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应接种麻疹疫苗;易感儿接触麻疹后5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八、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麻疹的病程、隔离时间、并发症和预后
2.指导家长做好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及病情观察,防止继发感染
3.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