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脉搏的评估
1.脉搏概念
2.正常脉搏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1)正常脉搏的观察
1)脉率:搏动次数。正常成人60~100次/分。
2)脉律:脉搏节律。节律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
3)脉搏的强弱:取决于心排出量、动脉的充盈程度、动脉管壁的弹性和脉压大小。
4)动脉管壁的弹性:光滑、柔软,有弹性。
(2)生理性变化:
女性脉搏比男性稍快;幼儿比成人快;老人稍慢;
运动、情绪变化时可暂时增快;休息、睡眠时较慢。
(二)异常脉搏
1.异常脉搏的观察
(1)频率异常
速脉 |
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 |
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休克、大出血前期 |
缓脉 |
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低于60次/分 |
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2)节律异常
间歇脉 |
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 |
各种心脏病或洋地黄中毒的病人 |
二联律 |
每隔一个正常搏动出现一次期前收缩 |
|
脉搏短绌 |
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速、极不规则,听诊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
心房颤动 |
(3)强弱异常
洪脉 |
当心排出量增加,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强大有力 |
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 |
丝脉 |
当心排出量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脉搏细弱无力时,扪之如细丝 |
心功能不全、大出血、休克等 |
(4)动脉管壁弹性的异常:动脉硬化时,管壁变硬,失去弹性,且呈迂曲状或条索状。
(三)测量脉搏的方法
1.测量部位 上肢:桡动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
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
2.测量方法
(1)测量前30分钟无过度活动,无紧张、恐惧等。
(2)护士将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
(3)计数半分钟,所得数值乘2。
如脉搏异常或危重病人应测1分钟。
(4)脉搏短绌的测量:
两位护士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
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两人同时开始,测1分钟。
记录方法:心率/脉率。
3.注意事项
(1)不可用拇指诊脉,以防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2)为偏瘫病人测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呼吸的评估
1.呼吸概念
2.正常呼吸的观察及生理性变化
(1)正常呼吸的观察: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节律规则,均匀无声,不费力。
(2)生理性变化:
年龄越小越快;同龄女性较快;
劳动或激动时增快;休息和睡眠时减慢。
(二)异常呼吸
1.异常呼吸的观察
(1)频率异常
呼吸增快 |
在安静状态下,成人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 |
高热、缺氧等 |
呼吸缓慢 |
在安静状态下,成人呼吸频率少于12次/分 |
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
(2)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 |
开始呼吸浅慢,以后逐渐加深加快,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呼吸暂停5~20秒后,再重复 |
脑炎、颅内压增高、酸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病人 |
间断呼吸 |
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 |
颅内病变、呼吸中枢衰竭等 |
(3)深浅度异常
深度呼吸 |
深而规则的大呼吸 |
尿毒症、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
浮浅性呼吸 |
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 |
濒死病人 |
(4)音响异常
蝉鸣样呼吸 |
吸气时有一种高音调的音响,声音似蝉鸣 |
喉头水肿、痉挛或喉头有异物等 |
鼾声呼吸 |
呼气时发出粗糙鼾声的呼吸 |
深昏迷 |
(5)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
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时间,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明显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或腹上角凹陷) |
喉头水肿、喉头有异物的病人 |
呼气性呼吸困难 |
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时间 |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
混合性呼吸困难 |
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的频率加快而表浅 |
肺部感染 |
2.异常呼吸的护理
(1)观察
(2)卧床休息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痰。
(4)吸氧 必要时用呼吸机。
(5)遵医嘱给药
(6)心理护理
(三)测量呼吸的方法
1.测量方法
(1)测量脉搏后,手仍按在病人手腕处保持诊脉姿势。
(2)观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数,观察30秒,测得数值乘以2,呼吸异常病人观察1分钟。
(3)危重或呼吸微弱病人,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被吹动的次数,计时1分钟。
2.注意事项
(1)如病人情绪激动或有剧烈运动,休息30分钟再测量。
(2)在测量呼吸频率时,应同时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深浅度、音响及气味等变化。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