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
配套练习: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十二章试题: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
八、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护理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后的女性。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又分为I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型是由于雌激素缺乏所致;Ⅱ型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主要累及的部位是脊柱和髋骨。②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Ⅰ型糖尿病、Cushing综合征、尿毒症、血液病、胃肠道疾病等及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l,病因与发病机制 骨吸收过多或形成不足引起平衡失调的最终结果会导致骨量的减少,形成骨质疏松。病因有雌激素缺乏(加速骨的丢失,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因)、活性维生素D缺乏(可伴有骨吸收增强)、钙摄入量低、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吸烟、酗酒、高蛋白和高盐饮食、大量饮咖啡、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或光照少等。
2.临床表现
(1)骨痛和肌无力:早期无症状,为“寂静之病”,多数在严重的骨痛或骨折后明确骨质疏松症。较重者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或活动后可加重。
(2)身高变矮:椎体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腰椎压缩性骨折常导致胸廓畸形,可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严重畸形还可致心排血量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
(3)骨折:当丢失骨量超过20%以上可出现骨折。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而诱发。多见于脊柱、髋部和前臂骨折。其中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最常见,危害也最大。
3.辅助检查
(1)骨量的测定:骨矿含量和骨矿密度测量是判断低骨量、确定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2)骨转换的生化测定:空腹尿钙或24小时尿钙排量是反映骨吸收状态最简易的方法。
4.治疗要点
(1)一般治疗:适当运动;合理膳食,老年人应适当增加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少饮酒和咖啡,不吸烟;注意保暖,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元素钙摄入量应>800~1200mg/天,可同时服用维生素D。
(2)对症治疗:疼痛可给予非甾体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
(3)特殊治疗
①性激素补充疗法: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用药,可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增加骨量。雄激素则可用于男性老年病人。
②抑制骨吸收药物: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增加骨密度,缓解骨痛。
③其他:降钙素对骨质疏松症病人有镇痛作用,抑制骨吸收,促进钙在骨基质中的沉着。
5.护理问题 ①有受伤的危险与骨质疏松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有关。②疼痛。骨痛与骨质疏松有关。③保持健康无效与日常体力活动不足有关。④躯体活动障碍与骨骼变化引起活动范围受限有关。⑤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中钙、蛋白质、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有关。⑥潜在并发症为骨折。
6.护理措施
(1)休息:为减轻疼痛,可使用硬板床,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卧床休息数天到l周;注意预防跌倒。
(2)饮食护理: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塞D的食物,补充足够维生素A、维生素C及含铁的食物,以利于钙的吸收。适度摄取蛋白质及脂肪。戒烟酒,避免咖啡因的摄入过多。
(3)心理护理:骨质疏松症病人由于疼痛及害怕骨折,常不敢运动而影响日常生活,当发生骨折时,需限制活动,因此,护士要协助病人及家属适应其角色与责任。
(4)用药护理
①钙剂: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服用时最好在用餐时间外服用,因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D时,不可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形成钙赘合物而减少钙的吸收。
②性激素:要与钙剂、维生素D同时使用,效果更好;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反复阴道出血应减少用量,甚至停药。使用雄激素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③二膦酸盐:空腹服用,服药期间不加钙剂,停药期间可给钙剂或维生素D制剂。用阿伦膦酸盐时应晨起空腹服用,同时饮清水200~300ml,至少在半小时内不能进食或喝饮料,也不能平卧,应采取立位或坐位,以减轻对食管的刺激。
④降钙素: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7.健康教育
(1)合理膳食:给予富钙、蛋白丰富、高维生素食物,如乳制品、虾皮等海产品、芝麻、豆制品等。避免酗酒、长期高蛋白和高盐饮食。
(2)适当运动:指导病人进行步行、游泳、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但应避免进行剧烈的、有危险的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医学教育网整理)。
(3)用药指导:嘱病人按时服用各种药物,学会自我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4)预防跌倒:加强预防跌倒的宣传教育和保护措施。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