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病人的护理
十七、产力异常病人的护理
配套练习: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七章试题:产力异常病人的护理
1.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常见的原因有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子宫局部因素、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药物影响等。
(2)子宫收缩过强:多见于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不适当地应用宫缩药等。
2.临床表现
(1)协调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此种宫缩乏力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时宫缩减弱。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子宫收缩的极性倒置,属无效宫缩。节律性异常。
(3)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总产程<3小时称为急产,经产妇多见。
(4)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有时可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可发生在宫颈、宫体的任何部分(胎儿较细的部位),多在子宫上下交界处,查体可触及不随宫缩上升的狭窄环。
(5)产程曲线异常:①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3cm为潜伏期,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②活跃期延长。从宫口开大3cm开始至宫口开全为活跃期,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③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为活跃期停滞。④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为第二产程延量。⑤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为第二产程停滞。⑥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至宫口扩张9~10cm,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
3.对母儿的影响
(1)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易引起产后大出血、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2)子宫收缩过强:可致初产妇宫颈、阴道以及会阴撕裂伤,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子宫破裂,产褥感染,新生儿颅内出血。
4.治疗要点
(1)协调性宫缩乏力:若发现有头盆不称,评估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行剖宫产术;若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评估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加强宫缩。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原则是调节子宫收缩,恢复正常节律性及其极性。在宫缩恢复协调前,可酌情使用镇静药,严禁应用缩宫素。伴胎儿宫内窘迫或伴有头盆不称,应行剖宫产。
(3)协调性宫缩过强:注意预防急产和发生急产后进行抢救。
(4)不协调性宫缩过强:应立即停用缩宫素,停止阴道内操作和给予宫缩抑制药。若仍不缓解,应立即行剖宫产术。
5.护理问题
(1)子宫收缩乏力:①疲乏与产程延长、孕妇体力消耗、水电解质紊乱有关。②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产程延长、过度疲乏影响摄入有关。③焦虑与宫缩乏力、产程时间长有关。④恐惧与惧怕难产和担心胎儿的安危有关。
(2)子宫收缩过强:①疼痛与过频过强的子宫收缩有关。②焦虑与担心自身与胎儿安危有关。③潜在并发症是子宫破裂。
6.护理措施
(1)协调性宫缩乏力:注意改善孕妇全身情况,加强宫缩,做好剖宫产准备,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保证产妇充分休息,稳定情绪,提供心理支持防止精神紧张。
(3)预防急产:产妇应提前住院待产;一旦发现临产,卧床休息,左侧卧位,提供心理支持;临产后做好接生与抢救新生儿的准备。
(4)做好产后处理:分娩时注意保护母儿,避免产伤及意外情况发生。
7.健康教育
(1)子宫收缩乏力
①提供心理支持,减少焦虑与恐惧。产妇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子宫收缩的重要因素。
②耐心细致地向产妇解释疼痛的原因,指导产妇宫缩时做深呼吸、腹部按摩及放松技巧,减轻疼痛。
③对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的产妇,稳定其情绪,多数产妇均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
④第一产程,可指导孕妇进食易消化高热量饮食,以补充体力。
(2)子宫收缩过强
①有急产史的孕妇提前2周住院待产。卧床休息,最好左侧卧位。需排大、小便时,先查宫口大小及胎先露的下降情况。
②鼓励产妇做深呼吸,提供背部按摩,嘱其不要向下屏气,以减慢分娩过程。
为帮助各考生更好备考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考试网准备了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章节试题,历年真题以及考试题库:
点击查看>>>备考专题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章节试题免费做
点击查看>>>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章节练习同步章节辅导汇总
点击查看>>>2018-2012年护士资格考试真题及试题答案
点击查看>>>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专业实务》考试题库
点击查看>>>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实践能力》考试题库
护士资格证考试做题练习及答案:这里是编辑推荐的一部分试题,最新的哦。如果想做更多,请点击护士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页面 和历年真题页面 。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