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热射病(中暑高热):特征为高热、无汗、昏迷。
602.治疗原则为迅速降温,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中毒,防治脑水肿。
(1)热衰竭应纠正血容量不足,积极补液。
(2)热痉挛注意补充含盐饮料。
(3)日射病可采用头部冷敷。
(4)热射病可采用: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常用药物为氯丙嗪。③对症治疗: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氧;抽搐时可肌注射地西泮,同时注意预防感染及脱水。酸中毒者应及时给予纠正。
603.热衰竭者应l5~30min测量血压一次,病室环境室温以20~25℃为宜,通风良好。
604.惊厥者可遵医嘱用地西泮静脉或肌内注射,使用开口器以防舌被咬伤。
605.宣传防暑降温知识;高温作业应补充含盐0.3%的清凉饮料。
606.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及肺泡或反射性喉痉挛而发生缺氧、窒息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
607.淹溺患者合理输液:淡水淹溺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海水淹溺者及时输入5%葡萄糖和血浆,切忌输入生理盐水。
608.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细菌有沙门菌属是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中以猪霍乱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较为常见。
609.细菌性食物中毒传染源主要是致病菌感染的动物和人。传播途径经消化道传播,通过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致病。
610.腹痛者应注意腹部保暖,禁食冷饮。剧烈吐泻、腹痛者遵医嘱口服颠茄合剂或皮下注射阿托品,以缓解疼痛。
611.发生气管异物的患儿常表现为刺激性呛咳,喉部痰鸣音,肺部湿哕音,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紫绀,窒息,最终导致死亡。支气管异物主要症状是阵发性咳嗽伴喘息,可有肺部感染体征及血象增高。
612.气管异物患儿术后护理
(1)患儿可在4小时后方可进食。饮食宜清淡,忌过咸、过辣等刺激性饮食,手术后的1~2天可进食流质饮食,逐步过渡为普通饮食。喂食要小心,不宜过快过急,以免食物呛入气管,诱发呼吸道感染。
(2)观察患儿有无喉头水肿、纵膈气肿、皮下气肿引起的呼吸困难。如果病人出现窒息、喉头水肿、喉痉挛,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613.破伤风多见于伤口小而深,血运差,坏死组织多,有异物存留或引流不畅的伤口,特别是与需氧菌合并感染的伤口。
614.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6~12天,最短24小时。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615.破伤风发作期典型表现为随意肌持续性收缩阵发性痉挛,肌肉有痉挛性疼痛。
616.破伤风最早的临床症状是咀嚼不便,张口困难,牙关紧闭。
617.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声、风、接触、震动、饮水等,均可诱发破伤风病人全身肌群强烈的阵发性痉挛和抽搐。
618.破伤风病人的死亡原因是呼吸肌痉挛引起的窒息。
619.破伤风治疗原则包括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的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防止并发症。
620.破伤风控制痉挛的主要措施是定时给予镇静解痉药物。
621.破伤风病人应安置在单人隔离病房,保持室内安静,尽量减少一切刺激,防止噪声。医护人员说话要低声、走路轻巧,室内光线应暗淡,避免强光刺激,门窗应安装较深色的帘布。
622.破伤风杆菌具有传染性,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制度,治疗或换药用器械及敷料均须专用,所用敷料应焚烧。
623.破伤风病人饮食护理应注意少食多餐,给予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防止病人痉挛抽搐引起呛咳、误咽。
624.破伤风病人注意安全防护,使用带床栏的病床,防止病人意外坠地;关节部位软垫保护,防止肌断裂和骨折;使用牙垫,避免病人咬伤舌;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发生呼吸道梗阻时,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尿潴留者留置导尿管。
625.肋骨骨折易发部位为第4~7肋。
626.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因胸廓软化,产生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高,软化部分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腔内负压减低,该部胸壁向外凸出,又称连枷胸。
627.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如果软化区较广泛,在呼吸时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可使纵隔左右扑动,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
628.肋骨骨折临床表现局部疼痛,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疼痛加剧。骨折移位时可触及骨摩擦音。连枷胸的病人,病人常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629.肱骨髁上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临床上常见为伸直型骨折。骨折近端向前移位,可压迫或刺伤肱动、静脉和损伤正中神经,引起前臂缺血性肌挛缩造成爪形手畸形;合并骨骺损伤者,以后可出现肘内翻畸形。
630.肱骨髁上骨折屈曲型为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肘前方可触及骨折断端;伸直型肘后可触及骨折端。伤处疼痛、肿胀、压痛,伤侧肘关节功能丧失,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631.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临床上多见,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其典型的畸形表现侧面观“餐叉样”畸形,正面“枪刺样”畸形。
632.胫腓骨干骨折应注意观察有无伤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小腿缺血及骨筋膜室综合征表现;有无足下垂、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等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症状。
633.颅骨骨折的重要性不在骨折本身,而在于可能同时存在的颅内血管和脑损伤,特别是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和脑疝,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634.颅盖凹陷骨折的骨片陷入颅内,使局部脑组织受压或合并有颅内血肿,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635.颅盖骨折主要依靠X线检查确诊,必要时行CT检查。
636.颅盖骨线形骨折或凹陷性骨折下陷较轻,一般不需处理;骨折凹陷范围超过3cm、深度超过lcm,兼有脑受压症状者,则需手术整复或摘除陷入的骨片。
637.颅底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重点是预防颅内感染,脑脊液漏一般在2周内愈合。脑脊液漏4周不自行愈合者,可考虑作硬脑膜修补术。
638.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为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具体措施有:每天2次清洁、消毒鼻前庭或外耳道,避免棉球过湿,导致液体逆流颅内;在外耳道口或鼻前庭疏松处放置干棉球; 禁忌鼻腔、耳道的堵塞、冲洗和滴药;脑脊液鼻漏者,严禁经鼻腔置胃管、吸痰及鼻导管给氧;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及用力排便,以免颅内压骤然升降导致气颅;禁忌行腰 椎穿刺;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和破风抗毒素。
639.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为促进脑脊液外漏通道早日闭合应:颅前窝骨折病人神志清醒者取半坐位,昏迷者床头抬高30°,患侧卧位。颅中窝、颅后窝骨折病人,采取患侧卧位。维持上述特定体位至停止脑脊液漏后3~5天,目的是借助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向颅底,使脑膜逐渐形成粘连而封闭脑膜破口。
640.颈椎病是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男性居多,好发部位依次为c5~6、C4~5、c6~7。
641.颈椎病术后多取平卧位。前路手术病人维持颈部稍前屈位置,采用颈领、头颈胸石膏、枕颌带或颅骨牵引等固定;也可用大沙袋放在两侧颈肩部,制动颈部。病情允许者可予以翻身,注意采取轴式翻身,避免颈部扭曲,以防植骨块脱落。
642.肩周炎症状主要为疼痛,早期肩部疼痛,逐渐加重,可放射至颈部和上臂中部,夜间明显,影响睡眠。
643.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L4~5,L5~S1。
644.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常为腰部急性剧痛或慢性隐痛。由于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所致。
645.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侧放射。并可伴麻木感。咳嗽、排便或打喷嚏时因腹压增高,疼痛加剧。
646.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647.MRI可显示椎形态,全面反映出各椎体、椎间盘有无病变及神经根和脊髓受压情况。对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大诊断价值。
648.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让病人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卧床2~6周或至症状缓解。
649.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仰卧位,床头抬高30°,屈膝,胭窝处放一小枕。告知病人在翻身时避免弯曲脊柱。
650.腰椎间盘突出功能锻炼包括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练习。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