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下列关于估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估算模式是一种多源预测模式
B.估算模式中嵌入了多种预设的气象组合条件
C.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浓度小于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结果
D.对于小于1小时的短期非正常排放,可采用估算模式进行预测
正确答案:B,D,
第 2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输入污染源强的单位是( )。
A. g/s B. kg/h C. t/a D. mg/m3 E. L/m3
正确答案:A,B,C,
第 3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主要内容有( )。
A.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落实情况
B.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设置
C.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D.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方式
E.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正确答案:A,B,C,D,E,
第 4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下列内容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的内容的是( )。
A.确定污染源分担率并评价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B.评价项目完成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能否满足环境管理要求
C.若大气环境防护区域内存在长期居住的人群,应给出相应的搬迁建议或 优化调整项目布局的建议
D.根据预测结果,比较污染源的不同排放强度和排放方式对区域环境的影 响,并给出优化调整的建议
E.根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给出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优化调整的建议 及方案
正确答案:B,C,D,E,
第 5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对于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图。
A.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基本气象分析图
E.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正确答案:A,B,C,D,E,
第 6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对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图。
A.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基本气象分折图
E.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正确答案:D,E,
第 7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图。
A.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基本气象分析图
E.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正确答案:A,C,D,E,
第 8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对于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表。
A.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B.污染源调查清单
C.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表 D.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
E.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达标分析表
正确答案:A,B,C,D,E,
第 9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对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表。
A.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B.污染源调查清单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表 D.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结果表
E.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达标分析表
正确答案:A,B,D,
第 10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对于大气环境一级、二级评价项目,需附上( )基本附件。
A.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原始数据文件 B.气象观测资料文件 C.预测模型所有输入文件及输出文件 D.污染源调查清单
正确答案:A,B,C,
第 11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在什么情况下需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
A.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30km
B.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
C.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
D.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一致
正确答案:B,C,
第 12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
关于补充地面气象观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补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不可作为当地长期气象条件参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B.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 C. 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 测期限应在2个月以上 D. 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二年的连续观测
正确答案: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