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下列哪些属工程分析的内容。
A.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B.交通运输
C.公用工程 D.非正常工况分析
E.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
正确答案:A,B,C,D,E,
第 22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时需要做哪些平衡。
A.物料平衡 B.燃料平衡
C.水平衡 D,特征污染物平衡
E. 土石方平衡
正确答案:A,B,C,D,E,
第 23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中的水平衡,需( )。
A.给出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废水产生量、处理量和最终外排量
B.给出循环使用量、回用量,并明确具体的回用部位
C.分析废水回用的可行性
D.按照国家节约用水的要求,提出进一步节水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A,B,C,D,
第 24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对于异地搬迁建设项目,在工 程分析时,需说明( )。
A.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
B.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
C.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
D.异地搬迁的原因及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正确答案:A,B,C,
第 25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在工程分析时,对于污染影响 因素分析,需明确哪些内容。( )
A.绘制包含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B.列表给出污染物的种类、性质、产生量、产生浓度、削减量、排放量、 排放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及达标情况
C.分析建设项目存在的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及具有持久性影响 的污染物的来源、转移途径和流向
D.各种治理、回收、利用、减缓措施状况
正确答案:A,B,C,D,
第 26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时,对于生态影响因 素分析,除应特别关注特殊工程点段分析外,还应关注( )等特有影响因素 的分析。
A.有利影响 B.区域性影响
C.间接性影响 D.累积性影响 E.长期影响
正确答案:B,C,D,E,
第 27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时,对于非正常工况 分析,需明确哪些内容。( )
A.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
B.给出非正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成分、数量与强度
C.给出非正常排放污染物的工艺流程
D.给出非正常排放污染物产生环节、原因、发生频率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A,B,D,
第 28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时,对于建设项目而 言,需针对( )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条件与去向等 进行统计汇总。
A.有组织排放 B.无组织排放
C.正常工况排放 D.非正常工况排放
正确答案:A,B,C,D,
第 29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时,对于非正常工况 是指( )。
A.施工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 B.生产运行阶段的停车 C.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 D.生产运行阶段检修
正确答案:B,C,D,
第 30 题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题目分类: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工程分析时,对于改扩建项目 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需汇总( )。
A.现有项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及其变化量
B.在建项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
C.改扩建项目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及实施后的增减量
D.改扩建项目建成后最终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