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污染项目验收监测(电子芯片生产线)
某电子企业芯片生产线建设项目,1999年完成“环评”,环保局批准建设,2000年7月开工。2002年2月企业向环保局提出在原环评批复的污水排放量基础上,增加1000t/d污水排放量的申请,并获环保局批准。2003年3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各生产工艺污水中含有氟、氨等污染因子。同时部分污水中含有砷和镍等污染因子。污水来源、处理及流向见附图。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对污水总排放口水质监测结果见附表。企业污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表1和表4的二级标准:
COD150mg/L,氨氮25mg/L、总砷0.5mg/L、总镍1.0mg/L、氟化物10mg/L。
附表 该企业污水总排口污水监测结果(单位:mg/L)
污染物 |
COD |
氨氮 |
氟化物 |
总砷 |
总镍 | |
第一天 |
1 |
66 |
11 |
15.6 |
0.02 |
0.02 |
2 |
55 |
10.1 |
14.4 |
0.01 |
0.01 | |
3 |
45 |
18 |
17.1 |
0.01 |
0.01 | |
4 |
55 |
11.3 |
15.3 |
0.02 |
0.01 | |
日均值 |
54 |
12.6 |
15.6 |
0.02 |
0.01 | |
第二天 |
1 |
52 |
8 |
10.5 |
0.01 |
0.02 |
2 |
45 |
9 |
18.3 |
0.02 |
0.01 | |
3 |
55 |
9.8 |
15.2 |
0.01 |
0.01 | |
4 |
63 |
1.8 |
20 |
0.02 |
0.01 | |
日均值 |
54 |
9.4 |
16 |
0.02 |
0.01 |
1、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COD( A )。
A.浓度达标排放 B.浓度未达标排放 C.排放总量达标
D.排放总量未达标 E.是否浓度达标排放无法判断
2、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氟化物(A )。
A.浓度达标排放 B.浓度未达标排放 C.排放总量达标
D.排放总量未达标 E.是否浓度达标排放无法确定
3、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总砷( E )。(未在车间排放口监测,故未知浓度是否达标)
A.浓度达标排放 B.浓度未达标排放 C.排放总量达标 D.排放总量未达标
E.是否浓度达标排放无法确定
4、该企业排放的废水中总镍( E )。
A.浓度达标排放 B.浓度未达标排放 C.排放总量达标 D.排放总量未达标
E.是否浓度达标排放无法确定
5、根据附表所列监测结果,含氟、氨废水处理设施(B )。
A.满足氟达标排放的要求 B.未满足氟达标排放的要求 C.需要改进
D.处理效率在验收监测中无需考虑 E.对总砷、总镍达标排放也有明显的作用
6、根据附图和附表所列监测结果,含镍废水( E)。
A.已经过单独处理 B.直接排放 C.现处理方式符合要求
D.必须增加处理设施 E.是否需要增加处理设施,无法确定
7.含砷废水( A )。
A.经过处理后排放 B.没有经处理排放 C.处理工艺是否合理,无法判断
D.处理设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 E.可以与含镍废水一同处理
8、检查砷处理装置处理效率的监测点位应设示意图中( A )。
A.4#和5# B.4#、12# C.4#、9#D.4#、19# E.4#、7#
9、检查氟化物处理设施处理效率的监测点位应在示意图中( B )。
A.7#、12# B.9#、12# C.3#、9#D.8#、19# E、9#、19#
10、还必须通过水质监测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的废水有( C )。
A.氢氟酸废水 B.酸气处理塔排水 C.双氧水废水
D.粉尘排放处理废水 E.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