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过在政府方面,两场大战短期内都造成了一种对受苦人的责任意识。对变革的压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变得更强烈。1944年战时政府施行了“教育法”,1945年又有了家庭津贴。作为1945年的大选获胜者,占多数的工党政府承担了变革重任,它的主要特点是承担了普遍救助的责任(如对教育、健康和国民保险),为有利于整个社会,这种普遍救助垄断了早先体力劳动者自有的救助方式。主要为了应付经济困境,现金救助以最低水平支付。
——萨尼《英国福利国家的起源与特点》
材料二 英国曾一度被奉为福利国家的典范,在公平与效率这座天平上,英国则偏向公平,失去了应有的效率,这就导致了“英国病”。在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主政期间,她曾大力削减英国福利制度的开支,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例如她要求英国失业的人,必须主动接受再就业的培训。如果拒绝再就业培训与寻找工作,就等于自动放弃英国福利保障金的领取资格。……其结果是喜人的,英国经济有了稳步的发展,但其不断加大的社会矛盾,与中产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并无实质性改善的问题逐渐提升,从而衍生了诸多问题。
——百度百科
材料三 随着市场的发育,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虽然穷人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差距太大而愤愤不平的感觉越来越普遍,此时社会就必须转型了,由强调效率转向强调公平。现在的中国大概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政府中还有廉洁问题,尤其不能搞太多的福利。因为福利是由政府分配的,在分配福利中政府是有利可图的。应该尽量让市场发挥作用。随着政府廉洁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社会福利,让更多的公共资源让政府来分配。所以,福利国家适合于高收入、政府廉洁的国家。
——茅于轼《“福利国家”的误会》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的原因和福利制度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高福利政策带来的社会弊端。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弊端指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 (1)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战后各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战后各国转入经济建设和经济复兴时期的要求;现代科技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
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立法保障、政府作主导。
(2)弊端:影响经济发展效率;滋生腐败;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增加财政赤字;失业率上升。
(3)兼顾公平和效率;建立健全法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就业,减少失业人数,提高劳动积极性;建立多元多层次保障制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福利制度应符合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解析 第(1)题,西方福利国家出现的原因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注意归纳材料信息,还要注意结合经济危机教训及战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其特点注意归纳材料。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要言之有据,针对福利国家制度的优点和缺陷总结。
14.用文明史观解读历史是研究历史的新趋势。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种文明不断交融创新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明的差异
(1)填写下列表格:
十九世纪前后的中国与英国的比较
国别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文明类型 中国 封建专制 农业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文明的冲突
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2)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西方人的什么观念?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你对这种观点的认识。
文明的交融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3)“……在碰撞与同化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新兴资产阶级的哪些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
文明的创新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历史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并创新的?
答案 (1)
国别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文明类型 中国 儒家思想 农耕文明 英国 资产阶级代议制 大机器生产、资本主义经济 工业文明 (2)观念:白人优越,欧洲中心,传播文明。认识:片面夸大了西方文明的作用;文明无优劣之分;西方文明及其传播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质。
(3)主张君主立宪,实行维新变法;主张民主共和,进行辛亥革命;主张民主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
(4)苏俄: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美国:罗斯福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实行新政,改变“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