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江苏高考 >> 江苏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6届江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10

2016届江苏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过关检测10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6-01-13  【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张,该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什么?

  (3)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答案 (1)主张:西方科技是从中国传入的;向西方学习科技是必要的、合理的。

  积极意义:为学习西方找到合理的依据,减少向西方学习的阻力。

  (2)态度:否定中国传统的文化;全盘西化。

  核心:民主、科学。

  (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解析 第(1)问,主张需结合材料中的“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来进行分析。第(2)问,态度需结合材料中的“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分析即可;核心即民主与科学。第(3)问,比较简单,关键是注意“中国共产主义者”这一关键信息,可知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第(4)问,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由前面的材料可以得出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以上均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1)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留给我们的“历史借鉴”主要是什么?

  (2)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其思想核心和奋斗目标是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答案 (1)成就: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正确决策和措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召开了中共八大会议。借鉴:注意防止“左”倾错误。

  (2)领导全党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立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国两制”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思想核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奋斗目标: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这一过程既有思想理论上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也有前后衔接和转换,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解析 第(1)问考查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挫折教训,把握新中国成立初到中共八大的史实即可。第(2)问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即可。第(3)问把握两大理论的继承发展关系即可。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