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湖南高考 >> 湖南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6届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6届湖南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强化训练: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6-01-13  【

  8.(2013·辽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竹轩诗兴

  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第二联上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妙在结合轩中的清雅之事来写,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诗人当轩静坐,竹梢的影子,好像通过茶碗细细地落在轩中似的。下句写篆烟飞起了,竹叶的音响,随着篆烟轻轻地飘来。诗人静观外物,体察入微,写得自然清丽,别有意趣。

  (2)应先概括诗人形象,然后结合诗中意象分点分析。诗人心志清隽,爱好闲雅。他身处竹轩,轻掩柴门,漫步小径,品茶焚香,或倦卧,或闲吟,悠然自得。竹轩之中四时皆佳趣,赏竹,观雪,品梅,均非别处所能领略,亦足见诗人的清雅之趣。

  答案 (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9.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指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liànɡ):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的品性。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