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名著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改革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13.接在下面这句话后边,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悬念教学”相对于“平铺直叙法”“注入法”教学而言, 。
A.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B.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而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w.w.w.k.s.5.u.c.o.m
C.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
D.是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把知识硬灌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使学习知识成为学生本身的心理需要。
14.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参考答案
1.A(B“挈”应读qiè ;C“踽”应读jǔ;D“逮”应读dài)
2.B(A“交插学科”中“插”应为“叉”;C“焦燥”中“燥”应为“躁”;D“察颜观色”中“颜”应为“言”。)
3.A(艰深—(道理、文词)深奥难懂;艰涩——(文词)晦涩,不流畅,不易理解。松弛——不紧张;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顿时——立刻(只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局面);马上——立刻。)
4.D(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A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B蓬荜生辉——用以称谢他人过访之辞。C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
5.C(A逻辑混乱,两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B成分残缺,应在“哈佛大学”后加“时”或“后”字,与前面的“于”构成介宾短语。D表意不明,没有说出是月平均,还是年平均。)
6.D
7.(1)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8.B(A诤、挣zhèg;C歼jiān;D辑、疾jí,揖yī)
9.A(A集、毕,B炬,C长,D贻、禁、汹)
10.D
11.C(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目无全牛:全牛:整个一头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2.C(A充塞:塞满;填满。B“实验区”后加“之一”。D“区别”后加“于”
13.A
14.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