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福建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7年福建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六)

2017年福建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六)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3-06  【

6.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  )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美苏冷战,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剧了冷战局势,而中国革命胜利会扩大社会主义阵营,遭到美国的极力排斥,故B正确。

7.右图是著名的柏林墙,图中不断有人登上瞭望塔眺望。这反映出(  )

A.美苏冷战从此开始

B.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C.柏林墙的拆除实现了两德最终统一

D.柏林墙阻止了东西柏林市民的往来

【解析】选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故A错误;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故B错误;题干图片中的柏林墙并未拆除,故C错误;题干图片中柏林民众被柏林墙阻隔,说明柏林墙使东西柏林市民无法往来,故D正确。

8.美国学者霍尔德里奇说:“尽管1969年时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还没有完全定型,但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这段话反映出国际形势是(  )

A.美国利用中国来对抗苏联

B.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美国准备与苏中结成战略同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解析】选D。从材料“构建美、苏、中三角关系的战略思想已经确立”说明中国成为新兴力量,冲击美苏两极格局,反映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故D正确;从三角关系说明A错误;美苏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20世纪60年代美苏是对抗的,故C错误。

9.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解析】选C。题干材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国家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宗旨,C正确。题干材料并未明确体现A、B、D。

【知识拓展】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1)政治上从和平中立到反帝、反殖,进而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2)愈益重视和强调经济领域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把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目标。

(3)不结盟运动队伍不断扩大,并在组织上走向制度化。

10.(2015·昆明摸底)1958年戴高乐上台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集中说明法国(  )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

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

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解析】选B。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实力不断发展,开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大国地位,故B正确;题目材料主要讲法国扩大其影响力,但不是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故C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法国还不是国际政治力量中的重要一极,故D错误。

123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