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阅读下面这 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末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简要分析首句“新年都未有芳华”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2)唐代诗人东方虬也有一首同题诗:“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哪个)是真梅。”试着比较分析韩诗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新年未有”的感叹含有对春天的期盼;“未有”与下文“惊见”呼应,欲扬先抑,是铺垫。(每点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2)东方诗使用比喻,侧重在“梅”“雪”形态的相似;韩愈诗使用拟人,写出“雪”的情态,更能 突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
(四项内容每点1分,共4分。其他合理的理解亦可得分。)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喜迁莺 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1)“花不尽”“柳无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何处不相逢”、“劝君看取利名场”两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劝慰,这两次劝慰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4分)比喻。(1分)用“花不尽”“柳无穷”形象表现出离别之情的“不尽”、“无穷”,(2分)折射出离别的悲苦之情。(1分)
(2)(4分)“何处不相逢”,着眼于当前“离愁别绪”,以今后还可能重逢相安慰;(2分)“劝君看取利名场”,着眼于“人生历程”,用古今名利如梦成空的道理相劝戒。(2分)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读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琼浆玉液,比喻精美的食品。糜,糊状食物。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3分)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分)
【参考答案】
(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3分)
(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3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①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1分)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1分,意思对即可)
②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流放的凄凉之感”2分,“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2分;意思相近即可)
(2)(4分)参考示例:“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2分)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2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 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2分)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
(角度恰当2分,围绕诗歌分析正确2分,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