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高考语文模拟题 >>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9)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9)

中华考试网  2018-05-12  【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及答案(9)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摘编自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文化可以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二者合起来构成中国文化,隐藏于二者背后、最具中国特色的则是它浓厚的纲纪文化色彩。

  B.从历史记载和现实看,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

  C.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它的力量巨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在歌德看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的表现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喜欢谈论知行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入手。

  B.考察中国的思想史,关于儒释道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来代表中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晋朝。

  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孝”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佛教中讲“孝”是适应中国文化的结果。

  D.中国文化重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是中国不少学者和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共同的认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也可分为知行两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染上了浓厚的伦理色彩。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B.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在一切方面注意节制,这使得中国得以延续发展几千年,保持这一传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C.同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既有同为哲学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就是对知和行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D.今天的我们仍然应当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汲取智慧,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兵

  胡玲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可怕。

  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

  男人扯了身上的军装,走了过去。

  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跳。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了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才出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伤之色。

  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

  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工作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啰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作。男人带着央求的口气。

  对不起,这里不是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人强挤出一丝冷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地装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

  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桥上每天聚集着许多等着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那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到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跟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扛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湿透了。

  我递给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着说。

  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的一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1994年4月光荣退伍。一本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伤了脸。

  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

  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把包递到男人手中。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通过描写老兵的相貌以及赵经理的反应,突出老兵伤疤的可怕,是为了反衬他

  内心的美好,同时,相貌的丑陋也为他找不到工作做了铺垫。

  B.对老兵各种理由的反复请求,赵经理总是以不耐烦的语气来应答和拒绝,表现了他内心

  对老兵的轻视和冷漠。

  C.小说多次写到老兵身上所带的“三个红本本”,并用“红绸布包着”“我最重要的东西”

  等来写他的珍惜,表现他对曾经拥有的身份和取得的功绩的重视。

  D.对老兵的伤疤,“我”从开始时“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的感觉到了解到真

  相之后“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的赞美,反映出“我”对老兵的心理变化。

  5.小说在刻画老兵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以“我”来展开情节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但令人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都高度依赖进口。明明是制造业大国,为什么连小小的笔尖都无法做到完全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时间流转,尴尬的局面终于发生了变化: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圆珠笔尖。

  圆珠笔笔尖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了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而笔头的关键部位更是要细上加细……在笔头最顶端的地方,厚度仅0.3至0.4毫米。极高的加工精度,对不锈钢原材料提出了极高的性能要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时又不能开裂,小小“笔尖”着实考验着中国制造。

  科研人员们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向世人展现了大国工匠应有的风采,笔尖钢的元素配比参数终于浮出水面。也正是因为他们贯彻了“工匠精神”,才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一场关于“笔尖工艺”的硬仗,打倒了一批只会粗制滥造的企业,同时也让真正的精英们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上。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当下,我们正努力走在成为制造业强国的路上。面对现实的挑战,我国的制造业不断寻求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之路。而在转型提质的过程中,践行“工匠精神”则显得格外关键。相信在未来,“工匠精神”也定将引领中国制造业走向“以质取胜”的新阵地。

  (摘自光明网)

  材料二:

  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问题的缩影。要实现从制作大国到制作强国的转变,同样任重道远。

  中国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说:“制笔行业现阶段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说不完全是技术上的。现在主要是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这些都是有一定差距的。整个中国的制造业都比较浮躁,而且现在这种形势更是如此。”

  来自一线制笔企业负责人陆宪明说,一次去日本制笔企业参观的经历让他难以忘怀:“在一个日本制笔企业,我看到在笔头的生产线上,一个女工,大概45岁左右,她从工位里面拿出笔头清洗好,推到边上检验台上做记录,这么厚的本子,我一看这个本子她大半本记掉了,这样一本东西要从开始记到现在,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有那么厚的,积累不够,经验不够,这种差距,你就很难培养出那种专心细致的工匠来。所谓工匠精神确实是需要一种耐心的、踏踏实实的精神,心无旁骛、专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好。这是我们目前最差的地方。”

  (摘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材料三: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太原主持会议时指出,“去年,我们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我们还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圆珠笔头上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这都是需要调整结构的。”

  事实上,圆珠笔头问题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业深层的结构性的问题。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结构性问题中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方面是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生产过剩,另一方面也是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这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这也是当下中央提出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从理念入手,从人入手。

  许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紧缺。良好素质的技术工人,不应仅仅是掌握制造技术,而且还应该是有责任心的匠人,是能够对产品终生品质负责的匠人。但是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我们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技术工人重视不够,导致这部分人才严重缺失。

  显然,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从制造业重塑人力基因入手。企业首先要转变生产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立起一种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同时,整个社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技术工人的技能培养,畅通其职业发展的通道、提高其收入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

  (摘自新浪网)

  7.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了中国3000多家制笔企业曾经面临的尴尬局面,同时指出这局面已改变,

  这些企业已能够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笔尖。

  B.材料二用日本制笔企业一个女工做记录的事例和中国员工的现状作对比,旨在表明中国企业的员工不能耐心、踏实地做事。

  C.材料三引用总理的话,说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以及特殊高质量钢材仍需进口的问题,突

  出了中国制造业调整结构的必要性。

  D.综合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有了工匠精神的引领和大胆创新,

  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指日可待。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说我国制笔企业3000余家,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又用“小小”笔尖无法自主研发

  进行对比,突出了我国制笔业高度依赖进口球座体的尴尬。

  B.在制笔协会理事长王淑琴看来,我国现阶段制笔行业与国外的差距,不在技术上,而在

  心态上、在思维模式上,还在文化和环境上。

  C.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个圆珠笔需要二十多道工序,对笔尖的加工精度和材料

  性能要求极高,而此前中国制造业达不到这些要求。

  D.我国圆珠笔制造业的新突破启示我们,只要研发人员能够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努力贯

  彻“工匠精神”,就一定能够将产品做到极致。

  E.工匠精神的内涵丰富,如不断雕琢,精益求精,做到极致;专注仔细,耐心踏实,心无

  旁骛;责任心强,而且能够对产品终身品质负责。

  9.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并谈一谈发展对策。(4分)

  答:

123
纠错评论责编:jiaojiao9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