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且测量三次,算出其平均值,然后再将金属丝接入电路中
B. 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 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2. 欲测量一未知电阻Rx,但不知其电阻约为多少,现采用如图甲、乙所示两电路进行测试,闭合开关,甲图中电压表示数为2.9 V,电流表示数为4 mA,乙图中电压表示数为3 V,电流表示数为3 mA,则下面对于R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采用甲图误差较小,Rx的测量值为725 Ω
B. 采用乙图误差较小,Rx的测量值为1 000 Ω
C. Rx的真实值应在725~1 000 Ω之间
D. 若电源内阻不计,可知Rx的真实值为975 Ω
3. (2012·湛江一中)为测定海水的电阻率:
(1) 某学习小组选取了一根厚度可以忽略的塑料管,分别用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测出其长度L和外径d,外径示数如图甲所示,由图得d= mm.
(2) 在塑料管里面灌满了海水,两端用粗铜丝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海水柱.用多用电表的挡位转换开关K旋转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将插入“+”、“-”插孔的红黑笔短接,调零后粗测其阻值R,其结果如图乙中表盘所示,则 R= Ω.
甲
(3) 该小组为进一步精确测量其阻值,现采用伏安法.有如下实验器材供选择.
A. 直流电源: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额定电流为1 A;
B. 电流表A:量程0~10 mA,内阻约10 Ω;
C. 电压表V: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
D.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 Ω;
E.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 kΩ;
F. 多用电表:如图乙;
G. 开关、导线等.
(a) 该小组采用限流电路并在正确选择器材后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请你在实物接线图丙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并在滑动变阻器旁边标上其符号(R1或R2).
(b) 若该小组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所选用的电流表损坏.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可将多用电表的挡位转换开关K旋转至直流电流 挡位上,替换原使用的电流表并通过插入“+”、“-”插孔的红黑表笔正确接入电路,继续实验.
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和I,则精确测出的海水电阻率表达式为ρ= .
4. 在物理兴趣小组活动中,一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导体阻值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和器材如下:
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约为900 Ω
电压表V2:量程10 V,内阻约为3 kΩ
电流表A:量程60 mA,内阻约为5 Ω
电源E1:电动势1.5 V,内阻约为0.2 Ω
电源E2:电动势4.5 V,内阻约为0.4 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10 Ω)、粗细均匀的同种电阻丝、开关、导线和刻度尺.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选取图中器材,按示意图连接电路;
B. 用伏安法测定电阻丝的阻值R;
C. 用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
D. 依次减小电阻丝的长度,保持电路其他部分不变,重复步骤B、C;
E. 处理数据,根据下列测量结果,找出电阻丝阻值与长度的关系.
L(m) 0.995 6 0.804 9 0.598 1 0.402 1 0.195 8 R(Ω) 104.8 85.3 65.2 46.6 27.1
为使实验尽可能准确,请你对上述步骤中加以改进.
(1) ;
(2) .
5. (2012·佛山一中模拟)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 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为15 kΩ)
B. 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为75 kΩ)
C. 电流表A1(量程0~3 A,内阻约为0.2 Ω)
D. 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
E. 变阻器R1(0~100 Ω,0.6 A)
F. 变阻器R2(0~2 000 Ω,0.1 A)
G. 电池组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
H. 开关S,导线若干
(1)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填代号).
(2)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甲中 [填“(a)”或“(b)”]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乙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
甲
乙
6. (2012·广州调研)测金属电阻率实验:
(1) 测长度时,金属丝的起点、终点位置如图甲,则长度为 mm.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示数如图乙,则直径为 mm.
(3) 用多用电表“Ω×1”挡估测其电阻,示数如图丙,则阻值为 Ω.
(4) 在图丁中完成实物连线.
(5)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 (填“左”或“右”)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