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讯,北京,上午11:30,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从考生反应看,第一门考得不错。整张语文试卷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色彩。北京二中语文组赵莲峰老师介绍说,语文题型从今年开始改革,但因为此前改革方向已经多次向学校传达,所以尽管题型有很多变化,但考生并不会感到不适应。
从卷面看,今年语文试题对传统文化尤其关注。
语基部分的七道题全都指向传统文化和语言使用,考查点包括对联、熟语,语言如何才能得体等。
今年语基部分首次出现短文阅读“一拖三”(一道阅读题包括3道小问题)题型,注重在语境中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传统的诗歌默写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在一定语境中,填出空缺的话。一位考生表示,虽然知道题型会变,但没想到默写部分变化这么彻底,本来背诵了很多准备考试,结果就考了3分,“亏了,好多都白背了。”
文言文阅读部分考了欧阳修的《偃虹堤记》,虽然考生对这篇文章比较陌生,但大家都学过的《岳阳楼记》却跟它有异曲同工之处,题目设问让学生对古人的为官情怀阐述自己的理解。
诗歌部分考了杜甫的《奉陪郑驸马韦曲》,这首诗写的是杜甫求官不得的心情,题目要求考生写出对诗歌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部分,给出的文章是叶廷芳的“废墟之美”,从西方人对废墟的态度说起,谈保护“废墟文化”。最后让学生谈谈对重修圆明园的看法。
赵老师说:“今年的考题新颖灵活又平易近人,即考了学生的能力,又不为难孩子。整张试卷平易近人,没有无从下手的题目。这么多考题都和传统文化有关,今年的大作文又是说北京的老规矩,可以看出今年的语文试卷确实对传统文化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