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经历长久的期待,“双一流”建设名单终于问世:42所学校位列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95所学校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中国高等教育由大向强迈进的新时代由此开启。12月28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向社会公布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为不平凡的2017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站在新起点,清华大学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如何谋划?又将为中国高等教育打开怎样的新局面?本期,让我们聚焦清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12月28日,备受瞩目的《清华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以一种低调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没有发布会和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官网上,这份22000余字的方案清晰展示了该校建设“双一流”的路线图:202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围绕“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清华进一步细化目标,提出将在2020年8月进入首轮验收总结阶段。届时,该校若干主要优势学科要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师资队伍整体达到一流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术研究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立。
方案的发布,被视作继今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布建设名单以来,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迈出的又一实质性步伐。
“方案系统全面,有强烈的现实性、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第一时间详读方案后,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院校评估处处长刘振天表示,这是一份清华自己绘就的一流大学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更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先遣部队的动员令。
4章11节,“具有清华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之路”落在每个具体举措中
在此份方案中,清华开篇即强调要走一条“具有清华风格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办学之路”。这也与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此前的表述不谋而合:“‘双一流’的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向记者表示:“我们将努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为学校实现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重要保证。”
记者注意到,在方案4章11节的内容中,这样的办学理念落实在了每个具体举措之中。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清华提出,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生工作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清华强调,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清华传统,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建设,推进高端智库发展,打造具有清华特色的文化高地。
在“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部分,清华表示,将重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大对古文献、中国传统文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的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学术体系等。
“我们还将坚持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汇聚创新资源,积极推进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新动能。”尤政说。
4个学科领域+20个学科群+8个独立学科,保持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
靠什么创建一流学科?
记者注意到,清华将构建包括“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科生态集聚。
“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没有若干世界领先的学科,就很难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尤政表示,为了汇聚学科优势、保持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清华将11个学科门类整合为工程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生命科学与医学4个学科领域。
记者了解到,在未来,清华工程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将以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加强具有突破性、颠覆性的重大技术研究和创新;自然科学学科领域将加强基础研究,开辟前沿研究方向,力争在原创性、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学科领域将着力延续文脉,加强基础,创新思想,全面提升学科的社会影响力;生命科学与医学学科领域将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科,进一步完善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学科布局,使若干研究方向进入国际前沿。
此外,清华还将集成学科领域内相近的学科,突出优势学科,形成20个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群。
“现代社会出现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协同与合作才能解决。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能为学科自身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保持学科的活力。”尤政介绍,这20个学科群共涉及48个学科:“学科群的建设重点在于发挥群体效应,拓宽学科的服务面向,合力承担重大研究项目,支持本科生大类培养和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共享学科建设资源,形成新兴学科方向,辐射带动相对薄弱学科的发展,提升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清华还将着力建设8个自身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且学科知识体系相对独立的学科。
“这8个学科将重点优化和完善学科方向,瞄准学术前沿,进一步巩固学科优势,突出特色,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项目的组织,培育重大学术成果。”尤政表示。
六大核心任务,在办学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既是社会关切,也是高校办学及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永恒主题。
在方案的核心部分,清华明确规划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加强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六大建设任务。
尤政坦言,整个方案是清华在努力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认真反思后给出的解答:“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压力和挑战。比如,部分学科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梯队不够健全,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偏少;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学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还有待提高,价值塑造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也亟待加强等。”
这也是此前困扰中国大学的热点、焦点与难点问题。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清华提出,将以推进大类招生培养、重构本科培养方案、建立通识教育体系等举措创新本科教育教学体系,还将提高转系和转专业的自由度,推动第二学位、辅修和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针对研究生和博士生,将大力推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选拔,博士生招生强化对考生学术志趣、学术能力和基本素养的考察。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将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杰出人才和拔尖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支持青年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
在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上,将完善经费筹集和资助机制,加大学校自主科研、学科建设等可自主支配经费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加强重大前沿项目部署;构建跨学科交叉研究体系等。
“方案实施期间,我们将通过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如每年进行学科调研,对学科发展进行年度监测;每年进行调研,对各项工作的实施进行年度检查;对方案实施进行年度评估;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或部门,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尤政表示,明年将对全校各部门贯彻落实方案的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和评估,2020年则进入验收总结阶段:“届时,我们将制定下一轮学科支持方案,明确支持重点,调整建设成效不显著的学科。
相关推荐: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