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1.适合采用假设开发法进行估价的情况包括( )。
A.在建工程B.有规划条件但规划条件尚未正式确定的待开发房地产
C.可重新装饰装修改造或改变用途的旧的房地产
D.可供开发建设的土地
E.市场交易活跃的房地产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假设开发法适用的估价对象。选项 B 难以采用假设开发法,因为规划
条件不明,难以确定未来开发完成后的价值;选项 E 适合采用比较法,是否也适合假设开发法,
不明确。参见教材 P320。
2.假设开发法具体可为房地产投资者提供( )。
A.待开发房地产的最高价格
B.待开发房地产的客观价格
C.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预期利润
D.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客观利润
E.房地产开发中可能的最高费用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假设开发法适用的估价对象。假设开发法具体可为房地产投资者提供
下列 3 种数值:测算待开发房地产的最高价格;测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预期利润;测算房地产开
发中可能的最高费用。参见教材 P321。
试题来源:[2019年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焚题库]: 历年真题+模拟试卷+错题练习 房地产估价师培训: 针对每个考生的不同学习状况,进行有对性的讲解、训练、答疑、模考,送真题班+全真摸底评测+评测后导师点评+多媒体题库+考前直播密训 报名资讯答疑|通关课程|模考题库,加入房地产估价师考试交流群:686276821有专门的老师为你解答。 |
3.在假设开发法估价中,为确定估价对象的最佳开发利用方式,应确定的主要内容有( )。
A.用途
B.区位
C.建筑规模
D.建筑档次
E.房地产开发企业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佳开发经营方式的选择。区位是既定的,无法选择;开发企业只要
具备相应资质,具有理性,应该都能采取最佳开发利用方式。参见教材 P325。
4.假设开发法中,选择最佳的开发利用方式最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用途。而最佳用途的选择要
考虑土地位置的( )。
A.可接受性
B.保值增值性
C.现实社会需要程度
D.未来发展趋势
E.固定性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最佳开发经营方式的选择。选取最佳的用途要考虑该土地位置的可接
受性及这种用途的现实社会需要程度和未来发展趋势。参见教材 P326。
5.运用假设开发法估价在建工程价值时,当在建工程要续建成房屋时,在建工程价值需要扣除
( )。
A.续建完成后的价值
B.在建工程取得税费
C.续建成本
D.管理费用
E.投资利息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按估价对象和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细化的公式。在建工程价值=
续建完成后的价值-在建工程取得税费-续建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
-续建利润。参见教材 P328
6 2016 年 房地产估价师 考试网上辅导 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
第 5 页
B.在建工程取得税费
C.续建成本
D.管理费用
E.投资利息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按估价对象和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状况细化的公式。在建工程价值=
续建完成后的价值-在建工程取得税费-续建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利息-销售税费
-续建利润。参见教材 P328。
6.某房地产开发企业拟在 2015 年 10 月 18 日取得一宗房地产开发用地,预计该用地取得后 2
年建成商品房,前期勘察设计约需 6 个月;建成前半年开始销售,销售期为 1 年。下列选项中,正
确的有( )。
A.利用假设开发法测算土地总价,价值时点为 2015 年 10 月 18 日
B.利用假设开发法测算土地总价,价值时点为 2016 年 4 月 18 日
C.开发经营期为 2015 年 10 月 18 日至 2017 年 10 月 18 日
D.建设期为 2015 年 10 月 18 日至 2017 年 10 月 18 日
E.销售期为 2017 年 4 月 18 日至 2018 年 4 月 18 日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后续开发经营期。测算土地总价的价值时点为取得该开发用地的时间,
为 2009 年 10 月 18 日;开发经营期是从开始取得用地到销售完成,应为 2015 年 10 月 18 日到
2018 年 4 月 18 日;建设期为资金正式投入始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是 2015 年 10 月
18 日到 2017 年 10 月 18 日;销售期为 2017 年 4 月 18 日到 2018 年 4 月 18 日。参见教材 P330。
7.假设开发法中预期开发后的楼价可用( )求取。
A.比较法
B.收益法
C.成本法
D.长期趋势法
E.实物量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发完成后的价值。预期开发后的楼价只能用与求取未来时点价格有
关的方法,成法恰恰不能求取未来时点价格。否则就不是假设开发法了,而是成本法。参见教
材 P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