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与乡村
一、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与联系
项目 |
内容 |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
(1)集聚规模的差异 |
城市与乡村的基本联系 |
联系类型 |
要素 |
物质 |
公路网、铁路网、水网、生态相互联系 | |
经济 |
市场形式、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流、资本流动、生产联系、消费和购物形式、收入流、行业结构和地区间商品流动 | |
人口移动 |
临时和永久性人口流动、通勤 | |
技术 |
技术相互依赖、灌溉系统、通信系统 | |
社会作用 |
访问形式、亲戚关系、仪式、宗教行为、社会团体相互作用 | |
服务 |
能量流和网络、信用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业、商业和技术服务形式、交通服务形式 | |
政治、行政组织 |
结构关系、政府预算流,组织相互依赖性、权利——监督形式、行政区间交易形式、非正式政治决策联系 |
二、城市划分与建制体系
1.城市聚落划分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为定义城镇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1)因为乡村到城市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的甚至是交错的。这中间并不存在一个乡村消失和城市开始的明显标志点。
(2)城市本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市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与周围地区的联系在空间上日趋广泛,在内容上日益复杂,使划分城乡界限又增加了难度。
各国根据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但各国对城乡标准的制定基本离不开城镇的基本特征。
2.我国城市建制体系
我国20世纪50年代就制定了具体的市(镇)设置标准。
我国的市镇设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标准:
(1)聚集人口规模。目前将人口聚集规模超过100万的作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的作为大城市,20万~50万的作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的作为小城市。
(2)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是市镇设置中的重要考虑内容。
我国市制有两个基本特点:
(1)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从地域类型上划分,包括了直辖市、省辖设区市(或自治区辖设区市)、不设区市(或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从行政等级上划分,包括了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四个等级。目前,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省级),25个副省级市,280余个地级市,370余个县级市。
(2)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市既有自己的直辖区市——市区,又管辖下级政区(县或乡镇)。因此,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建制模式,一般称为广域型市制。
三、我国城乡发展的总体现状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关系演变的基本历程
(1)1949~1978年,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农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提供廉价劳动力、提供土地资源三种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2005年之后,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时期城乡工作的主轴,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市结构“二元化”。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和“城市偏向,工业优先”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经达到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峰值。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市一直是我国各类生产要素集聚的中心,城乡资源流动单向化、不均衡现象明显。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失衡的分配体制决定了失衡的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
3.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就是要认真贯彻“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城乡统筹实际上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
根本目标是扭转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难题、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主体应该是政府;
重点是对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
(1)统筹城乡经济资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增长和良性互动;
(2)统筹城乡政治资源,实现城乡政治文明共同发展;
(3)统筹城乡社会资源,实现城乡精神文明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