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进入肾小管的原尿称为小管液。重吸收作用是指小管液内水和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转运而进入管周毛细血管的过程。
每昼夜生成的原尿量可达180L,而终尿量只有1~2L,为原尿量的1%。这是由于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99%的液体又被重吸收回血。可见,重吸收作用明显影响终尿的量和成分。
重吸收有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两种方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物质的重吸收具有选择性。
(一)Na+的重吸收
由肾小球滤过的Na+在流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以上都被最吸收,以近端小管吸收最多。各段管中Na+的重吸收是依靠小管上皮细胞内侧膜上的钠泵完成的主动重吸收。在Na+主动重吸收时,还伴随有相当数量的负离子(、Cl-)和水的被动重吸收。Na+的重吸收还为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提供能量,使它们发生继发性主动重吸收。只有髓袢降支细段对Na+不通透。
(二)水的重吸收
水的重吸收在各段小管均为被动过程。在近球小管,由于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大,水随溶质的吸收而吸收,一般滤过量的65%~70%可在近球小管成定比性重吸收,这种按比例重吸收形式,称为球一管平衡。它与体内是否缺水无关,为水的必需再吸收。而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则是根据体内是否缺水的具体情况而变化,是在抗利尿激素(ADH)控制下进行的,为水的调节重吸收。它对维持体内水平衡有重要意义。在髓袢的升支对水的通透性较差,这对维持近髓的高渗梯度起到一定作用。
(三)重吸收
小管液中的不能直接通过管腔膜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而是以CO2的形式进入肾小管细胞内。在细胞内,CO2和H20存碳酸酐酶的催化下生成H2C03,后者再解离为和H+。H+通过泌H+作用又进入小管,而(在细胞内新生成的)被重吸收回血液。这种在重吸收的过程中,同时分泌H+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内的酸碱平衡。
(四)葡萄糖的重吸收
只钉近曲小管有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近曲小管中全部被重吸收。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与Na+偶联的主动转运。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有一定限度。当血糖浓度超过160~180mmg%时,葡萄糖就不能全部被重吸收,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称为糖尿。刚刚出现糖尿时的血糖浓度叫做肾糖阈。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一)K+的分泌
超滤液中的K+绝大多数被主动重吸收,尿液中的K+,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被动分泌的。K+的分泌与Na+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由于Na+重吸收造成小管液的电位降低,K+则顺电位差被动分泌,形成K+一Na+交换。
泌K+的意义:在于机体排K+。
当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K+一Na+交换和H+一Na+交换共存时,泌H+和泌K+间存在竞争抑制,即一个分泌增多,另一个分泌则减少。
(二)H+的分泌
肾小管各段(髓袢细段除外)和集合管都能分泌H+。在近球小管通过H+一Na+交换分泌H+;在远球小管和集合管通过H+泵主动分泌H+。
肾小管上皮细胞每分泌一个H+,就产生一个新的一并且被“重吸收”回血液中。通过这种机制血浆滤过的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这对于保存血液的含量,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NH3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NH3。NH3为脂溶性,能自由通过细胞膜向小管液内扩散。扩散到小管液中的NH3与H+结合成NH4+,从而降低了小管液中的H+浓度,有利于H+的再分泌。所以说,NH3的分泌有排酸作用,起到有利于维持血液中NaHC03浓度的作用。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泌尿功能的因素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小管液溶质的浓度决定小管内的渗透压,是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的力量。如果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高,渗透压高,就会妨碍肾小管,特别是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小管液中Na+被稀释而浓度降低,故小管液与细胞内之问的Na+浓度差变小,Na+的重吸收也减少,结果尿量增多,NaCl的排出也增多。
(二)近球小管的球一管平衡现象
近球小管对水和Na+的重吸收表现一种重要特点,称为球一管平衡。即在正常情况下,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有何变化,当小管液流过近球小管段时,水和Na+的重吸收量总稳定在滤过量的65%~70%。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