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成人高考 >> 专升本辅导 >> 教育理论 >> 文章内容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点击排行

2015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教育学第七章考点精解

来源:考试网  [ 2015年2月9日 ]  【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考点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考点三: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考点四:常用的教学方法。
  考点五: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考点六: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
  考点七:教学评价的类型。
  考点八:教学的三种组织形式。
  考点九: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  )。
  A.促进教师教的过程
  B.促进学生学的过程
  C.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D.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
  【答案】C
  【解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是:(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考点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例2(2002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做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做法进行评述。
  【参考答案】(1)这一做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3)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5)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例3(2003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当代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在注重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能力和态度的培养。该趋势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哪两条规律?试结合教学实际对其中一条规律加以阐述。
  【参考答案】符合以下两条规律:
  (1)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2)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如果选择(1),答案要点是:
  ①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有内在必然的联系。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条件和基础,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结果。
  ②知识不能等同于智力,知识的多少并不能证明智力的高低。
  ③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智力要在活动中才能发展,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现。(要联系实际。)
  如果选择(2),答案要点是:
  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一条客观规律。教学过程应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②学生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和思想品德(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提高是相互作用的。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学习起着决定作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提高又有赖于他们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联系实际。)
  例4(2005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试从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出发,评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参考答案】(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培养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权威,无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儿童中心论”则是片面强调学生的地位,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影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最终使教育目的落空。
  (4)(展开分析。)
  例5(2007年统考试题)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观点属于教育史上的哪种理论流派?(  )
  A.实质教育派
  B.形式教育派
  C.传统教育派
  D.现代教育派
  【答案】A
  【解析】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上曾出现过两大流派: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者注重智力的训练,而忽视知识的掌握;实质教育论强调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智力的培养。
  【错误防范】相关试题如辨析题:知识多了,智力自然提高了。
  答案:错误。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才能具有真正的思维能力。第二,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通过思考,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从始至终都应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使学生处在一种对知识的追求状态。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上也曾出现两大流派:儿童中心论和教师中心论。

  例6(2010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在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教学应“以书本为中心”与“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之争。试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加以分析论述。
  【参考答案】(1)“以书本为中心”和“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2)一方面,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这些经验是经过前人长期实践概括而来的。学生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
  (3)“以书本为中心”的观点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而“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则忽视了学生对间接经验的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7(2011年统考试题)
  阅读下列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这是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心得。
  教书8年的经历,使我越来越坚定一个目标:做个“懒老师”。过去,我也曾努力将课文分析来分析去,但学生在读课文时居然没有自己的见解;当我逐字逐句地批改完作文之后,发现学生仍然没有学会写作文,我顿感泄气。经过思考,我决定还是变“懒”一些吧。我每改一次作文,了解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之后,就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改好的文章没地方发表,就让学生自己编报发表。老规矩,第一期我出给学生看。“不好看?那好,下次就由你们自己出吧,各小组轮流负责,每两周出一期。”对于课文,我也不讲来讲去,讲得自己都倒胃口。“我不勉强你们,你们自己看吧,哪篇好咱们就讲哪篇。不喜欢的课文只讲一节课,作为补偿,下一堂课我增加一篇课外美文。”真没想到,一个星期一篇,一不小心,一个学期竟多讲了20多篇文章。“怎么?还嫌我课讲得太唠叨了,讲得太多了?那好,你,就这位大声嚷嚷的同学,你来谈谈对这篇课文的看法吧……”
  问题:这位教师真的懒吗?请结合教学过程的某一规律分析上述案例。
  【参考答案】这位老师并不懒,他较好地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这位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批改作文,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还选择美文进行讲解、引导。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修改作文,自己编报发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果这位教师再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就更好了。
  考点三: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例8(常见练习题)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关系是(  )。
  A.前者就是后者
  B.前者指导后者
  C.前者反映后者
  D.前者决定后者
  【答案】C
  【解析】在学习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时,注意规律是客观的,而原则是要求,是人根据规律提出来的。此外,要注意把这部分内容与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联系起来掌握。
  例9(2002年统考试题)
  直观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        直观,二是        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答案】实物模像
  【解析】填空题的形式虽然不存在了,但是该内容易考小题。
  例10(2003年统考试题)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这体现了下列哪一教学原则?(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错误防范】相关试题如辨析题: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答案:错误。此说法不全面。“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科的逻辑系统;二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这里只是强调了“序”的第二层含义,是不全面的。

 

1 2 3 4 5
责编:daibenhua
  • 学历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