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目标
税收政策目标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它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联系在一起,并为实现总目标服务。从税收政策自身看,税收政策目标规定着税收政策的作用方向,对税收政策手段的运用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同时,税收政策目标也是判断税收政策手段有效性的标准。因此,科学地确定税收政策目标,对于有效发挥税收政策的诱导、调节作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税收政策目标的内容
税收政策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目标是不同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税收政策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和分层次的。税收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保障国家财政需要,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收入公平分配。[1]
(1)保障国家财政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需要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1.国家实现其政治职能对财政资金的需要,如国防、司法、行政管理、外交等部门所需要的资金;
2.国家实现其社会管理职能对财政资金的需要,如公益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福利等事业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3.国家实现其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对财政资金的需要,如国家兴办或补贴民间无力兴办的能源、交通、通讯、基础材料、农业等基础产业所需要的资金。上述国家财政需要,除了一部分通过国有资产收益和公债融资筹措外,主要依靠税收收入来保障。
为了有效保障国家财政需要目标的实现,在制定税法和税收政策时,设置哪些税种税法,它的征税范围和课税基础应该有多大,由那些人来承担直接纳税义务的责任,征税的程度、比例或数量应该如何确定等等,都应当在考虑经济发展可能和纳税人承受能力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明确的规定。通过税法和税收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保障国家的财政需要。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资源合理配置包括资源充分利用和配置比例协调两方面的含义。前者寓于经济稳定增长目标之中;后者则以社会供求结构优化为前提和标志。税收政策调节具有广泛性特点,流转税和行为税都对资源配置比例产生影响。具体地说,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下,通过流转税特别是消费税政策的调节,影响某些产业或产品的利益结构,影响其价格水平和市场竞争条件,从而诱导资源的流向和流量,改善投资需求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机制,直接配置一部分社会经济资源,使公益性投资项目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等得到必要的资源投入,促使整个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
(3)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稳定增长是以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为基本前提的。当经济发展速度过快,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的社会购买力超过社会供给代表的商品和劳务可供量时,就会出现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健康运行。这时,采用增加税收的政策,通过改变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资源支配使用比例,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应降低投资者的投资净收益和家庭的税后可支配收入,从而达到收缩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调控效应。反之,在经济衰退,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和供求相对过剩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工厂开工不足、资源闲置浪费和失业率上升等,不利于资源充分利用和社会稳定。这时,采用轻税政策,使必要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以维持,从而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调控效应。
(4)促进收入公平分配
税收政策是国家参与和调节社会分配的一个基本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通过税收政策调节,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税收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