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安全工程师 >> 管理知识 >> 考试辅导 >> 2018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基础讲义第二章:第十一节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2018年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基础讲义第二章:第十一节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来源:考试网  [2018年9月16日]  【

  第十一节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大纲要求:

  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组织编制安全生产检查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提出治理方案,统计分析和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知识考核点要求:

  1.熟悉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2.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及要求

  3.掌握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知识结构体系:

  一、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 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合现场规程的要求等。

  通过安全生产检查,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改善劳动作业环境,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6种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检查周期的确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一般来讲,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检查内容和范围则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国庆节)前后,职工注意力在过节上,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是对某个专业(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

  如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项)安全检查。专业(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对生产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根据《工会法》及《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检查。

  重点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保障情况,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等。

  (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P91-92)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主要是1)查思想、2)查意识、3)查制度、4)查管理、5)查事故处理、6)查隐患、7)查整改。(七查)

  硬件系统主要是1)查生产设备、2)查辅助设施、3)查安全设施、4)查作业环境。(四查)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1.一般应重点检查的内容有:详见教材P92。

  2.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有毒物质的浓度等。详见教材P92。

  3.对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

  详见教材P92。

  以前考试也出过类似题,区别非矿山和矿山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内容比较多,需要记忆,但不必死记,需要有印象,能区分就行。

  (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P92)

  1.常规检查

  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定性检查。

  2.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系统运行数据具有在线监视和记录的系统设计,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没有在线数据检测系统的机器、设备、系统,只能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

  (四)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7项工作)

  (1)确定检查的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危害的情况;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

  (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

  (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

  2.实施安全检查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四种实施安全检查方式)

  (1)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来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

  3.综合分析

  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

  4.提出整改要求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提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等措施要求。

  5.整改落实

  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从管理的高度,举一反三,制定整改计划并积极落实整改。

  6.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在整改措施计划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二、隐患排查治理

  (一)定义及分类

  1.事故隐患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就是事故隐患。

  简单记忆:三个因素:人、物、管理。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注意: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发生事故一定由于存在事故隐患造成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故隐患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2.事故隐患分类:

  分类原则,按危害大小和整改难易程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可立即整改排除的事故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面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13个)(P94-P95)

  (1) 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法生产,严禁非法从事生产。

  (2) 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3) ……。

  (13)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13个,应重点看(2)、(5)、(7)还有以下两个:

  (9)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 大 事 故 隐 患 报 告 内 容 应 当 包 括 :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

  (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 大 事 故 隐 患 治 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监督管理(P95-P96)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

  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本节例题讲解

  例题1.常规安全检查通常是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检查。检查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能力。为了尽量减小检查人员个人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是( )。

  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B.可靠性分析法

  C.事故树分析法

  D.安全检查表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为使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参见教材P92。

  2.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安全检查程序一般包括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和综合分析等。下列工作中,安全检查前准备一般不涉及的是( )。

  A.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

  B.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和步骤

  C.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

  D.组织被检单位全员培训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安全检查准备:①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②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③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④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⑤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⑥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⑦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参见教材P92~P93。

  3.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下列工作中,不属于实施安全检查阶段的是( )。

  A.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

  B.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和记录本

  C.现场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

  D.仪器测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过程。(四种实施安全检查方式)

  (1)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来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参见教材P93。

  4.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下列工作中,不属于安全检查硬件系统内容的是( )。

  A.查生产设备

  B.查辅助设备

  C.查安全设施

  D.查作业环境

  E.查事故处理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安全检查硬件系统内容,就是A、B、C、D这四项。E项查事故处理属于安全检查软件系统内容,软件系统共7项,还有查思想、查意识、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和查整改等。参见教材P91。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规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是( )。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各级地方安全监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D.生产经营单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参见教材P94。

  6.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下列事项中,不属于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的是( )。

  A.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B.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C.隐患的治理方案

  D.隐患治理的评估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就是A、B、C、这三项。参见教材P94。

  7.对挂牌督办并采取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 )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A.7

  B.15

  C.10

  D.2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现场审查合格的,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同意恢复生产经营;审查不合格的,依法责令改正或者下达停产整改指令。参见教材P96。

  2011年真题讲解:

  9、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检查前准备、实施检查、检查结果分析、提出整改要求、整改落实、整改结果反馈等。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使安全检查工作事半功倍。下列事项中,属于检查前装备内容的是( )。

  A.查阅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记录

  B.查阅检查对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记录

  C.分析检查对象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情况

  D.进行检查对象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后评估

[答疑编号50534102110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检查准备一共7项工作,其中第3条,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危害的情况。参见教材P93。

  11、甲油库乙化验工在夜间取样过程中,不慎掉入无盖消防井内,造成脚部扭伤。甲油库主任在接到报告后,进行了如下处理,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立即报告了上级安全部门

  B.对乙化验工进行了处罚

  C.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对消防井进行检查,对无盖井加盖

  D.向油库全体员工通报事故,避免该类事故重复发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90-P93,对乙化验工进行了处罚错误,不是他的责任。事故原因属于安全管理检查不到位,即日常检查中的交接班检查不到位。其他A、B、D项,应属于整改落实。

  13、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以及( )。

  A.考核内容和要求

  B.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

  C.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D.建设部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一共六项内容。还应包括: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参见教材P95。

  74、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下列有关事故隐患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事故隐患分类主要依据事故的概率

  B.事故隐患分类主要依据事故的等级

  C.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D.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特大事故隐患

  E.危害较小并能够立即排除的事故隐患称为一般事故隐患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就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类。参见教材P94。

责编:qingqing
  • 建筑工程
  • 会计考试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