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药师 >> 执业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中药学知识二 >> 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系统备考:第一章第二节

执业中药师《临床中药学》系统备考:第一章第二节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10月25日 ]  【

  荆芥与防风功用对比

  荆芥与防风均微温不燥,药性和缓,表寒 表热用之皆宜;且能消散疮疡,每相须为用,以治疮疡初起有表证者,或风疹瘙痒。但荆芥轻透力强,并能宣透疹毒,以治麻疹不透;炒炭又能止血,用治吐衄下 血。而防风辛散祛风力强,善祛风而胜湿止痛、止痉,为治风通用之品,常用治外感风寒夹湿之头痛身疼,风寒湿痹痛及破伤风等证;炒用又能止泻,用治肝郁侮 脾,腹痛泄泻。

  麻 黄 发汗解表 平喘止咳 利尿退肿

  1.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入肺与膀胱经,善达肌表,开腠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发汗之峻品,被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药”。主治外感风寒、腠理闭塞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脉浮紧的表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本品也可用于阳虚外感证。常与附子、细辛配伍,如麻黄附子细辛汤。

  2. 宣肺平喘用于咳喘实证。

  本品又可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凡肺气壅遏而致肺失宣降之咳喘证,无论寒、热、痰、饮,有无表证皆可配伍应用,为宣肺平喘之良药。

  (1)治风寒外束、肺气壅遏的咳喘。常与杏仁、甘草配伍,如三拗汤。

  (2)治外感风寒、内有寒饮的咳喘。痰多清稀者,可配伍细辛、干姜等,如小青龙汤。

  (3)治热邪壅肺而致喘咳,高热喘急者。可与石膏、杏仁等配伍,如麻杏石甘汤。

  3. 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本品既能发汗解表使水湿从汗而解,又能宣通肺气,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尿消肿,故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治风邪袭表,肺失宣降的水肿,小便不利,脉浮的风水证,与甘草同用便可奏效,即甘草麻黄汤;也常与生姜、白术同用,如越婢加术汤。

  此外,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常用于风寒湿痹、阴疽、痰核等证。

  桂 枝 发汗解表 温经脉 助阳气

  1. 发汗解肌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有发汗解肌,助阳实表,外散风寒之效。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不论表实证、表虚证都可以用。

  (1)治外感风寒表虚有汗之证。常与白芍配伍,如桂枝汤。

  (2)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之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如麻黄汤。

  2. 温经通脉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等证。

  本品有温经通脉、散寒止痛之效,适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等证。

  (1)治风寒偏重的痹证。常配附子、甘草同用,如桂枝附子汤。

  (2)治营血不足的痹证。与黄芪、白芍等同用,如黄芪桂枝五物汤。

  (3)治脘腹冷痛。常配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4)治血寒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腹痛。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配伍,如温经汤。

  3. 通阳化气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本品有温通心阳,化气行水的作用,可用于心、肾、脾等脏腑的多种阳虚证。

  (1)治心阳不振、瘀血痹阻的胸痹。常与薤白、瓜蒌配伍,如瓜蒌薤白桂枝汤。

  (2)治心脾阳虚,水饮内停的心悸气短,气逆咳嗽。常与白术、茯苓等配伍,如苓桂术甘汤。

  (3)治肾阳不足,膀胱气化失司的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泽泻等配伍,如五苓散。

  (4)治心失温养之心动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阿胶等配伍,如炙甘草汤。

  麻黄与桂枝功用对比

  麻黄与桂枝均具发散风寒之功,主治外感 风寒表证。其中麻黄发汗力大于桂枝,故麻黄唯风寒表实无汗者适用,而桂枝不论表实表虚、无汗有汗,皆可应用。此外,麻黄味兼苦,善开宣肺郁而平喘止咳、通 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以治肺气不宣之咳喘证及风水水肿证。然桂枝又善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每治寒凝血滞之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痛经经闭,以及阳气 不振、气化失司之胸痹心痛、痰饮水肿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紫 苏 发散风寒 行气宽中

  1.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而芳香气烈,能开宣肺气,发散风寒,并有行气宽中之功,用于风寒表证,尤宜于治外感风寒兼脾胃气滞者。

  (1)治外感风寒表证。常配前胡、桔梗、杏仁等,如杏苏散。

  (2)治表寒兼有气滞胸闷者。常与香附同用,如香苏散。

  2. 行气宽中用于脾胃气滞证。

  本品有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安胎之功。用于脾胃气滞、恶心呕吐、妊娠恶阻等证。

  (1)治脾胃气滞之胸闷不舒、恶心呕吐。常配藿香、陈皮、半夏等,如藿香正气散。

  (2)治胃热呕吐。常配黄连。

  (2)治气滞痰结的梅核气。常配半夏、厚朴等,如半夏厚朴汤。

  (3)治脾胃气滞之妊娠恶阻。常与陈皮、砂仁同用。

  3. 解鱼蟹毒用于鱼蟹中毒。

  本品尚可解鱼蟹毒,用治鱼蟹中毒、腹痛泄泻。平时进食鱼蟹加紫苏,可预防中毒。

  用法:不宜久煎。

  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理气安胎。

  香 薷 发散风寒 化湿和中 利水消肿

  1.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用于阴暑证等。

  本品辛温芳香,归肺、脾、胃经,外能发汗解表,内能化湿和中,李时珍称其为“夏月解表之药”。最适宜于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湿邪之阴暑证;也可用于暑温证等。

  (1)治阴暑证。常配扁豆、厚朴,如香薷散。

  (2)治暑温初起,复感于寒。常配金银花、连翘、厚朴等,如新加香薷饮。

  (3)治暑季饮冷不洁、损伤脾胃而致吐泻腹痛。可配藿香、佩兰、黄连等同用。

  2.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

  本品有发越阳气,利水消肿作用。治阳气被遏的水肿、小便不利,配白术、益母草等同用。

  生 姜 发散风寒 温中止呕 温肺止咳

  1.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本品辛温行散,能发汗解表,但作用较弱,多用于外感风寒轻证,可单煎配红糖服,或配葱白煎服;重者,则入辛温解表剂中,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力,如桂枝汤。

  2. 温中止呕用于多种呕吐证。

  本品善温胃散寒、和中降逆而止呕,有“呕家圣药”之称,适用于多种呕吐证,因性温,尤以胃寒呕吐最宜。

  (1)治胃寒呕吐。常与半夏同用,如小半夏汤。

  (2)治热证呕吐。可与竹茹、黄连等同用。

  3. 温肺止咳用于风寒咳嗽。

  本品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用治风寒咳嗽。常与杏仁、紫苏等同用,如杏苏二陈汤。

  此外,本品有健胃消食和解毒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之轻证;误食生半夏、生南星的喉舌发麻者,鱼蟹中毒呕吐腹泻者,可用生姜汁冲服或煎汤内服。

123
责编:hanbing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