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鸡肋的典故与谁有关呢图片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8-03 20:22:56

鸡肋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一个比喻的代表,通常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人,其价值不高,但也不能完全放弃。鸡肋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

故事中,孙悟空和猪八戒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了一座山,山上有一群猴子,非常热闹。他们走近一看,发现这些猴子手里都拿着一些肉,但是这些肉都是烤糊了的,猴子们咬了几口后就扔掉了。

孙悟空和猪八戒想尝尝这些肉的味道,但是却发现烤糊了的肉非常难吃。孙悟空和猪八戒都很失望,但是孙悟空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说:“这些肉虽然不好吃,但是还可以做成鸡肋。”

猪八戒问:“什么是鸡肋?”

孙悟空说:“就是既不好吃,又不想扔掉的东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鸡肋的价值很低,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事情或者人,他们并不是非常有价值,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弃。

与这个典故相关的图片可以是一张烤糊的肉的图片,或者是一张手拿鸡肋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鸡肋的含义,以及这个典故的内涵。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