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资格考试

导航

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排序顺序

来源 :华课网校 2024-06-24 05:14:05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在井冈山写成的一首长诗,全诗共七十二句,以长征为主题,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英勇斗争。其中,地名在诗中的出现顺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规律。

首先,诗中的地名出现顺序是按照红军长征路线的实际顺序排列的。诗的前三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就描述了红军从井冈山起义出发,经过五岭山脉和乌蒙山脉的险恶地形,走过泥泞的山路,艰苦奋斗的情景。

其次,在诗中出现的地名大多都是有着特殊意义的。比如,第4句的“渡过南溪”是指红军在长征中渡过贵州省境内的南盘江、小南江和大渡河;第22句的“赣江”是指红军在江西省赣江流域的斗争;第64句的“娄山关”是指红军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娄山关的战斗。这些地名不仅仅是红军长征路线的标志,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中的重要节点。

最后,在诗中出现的地名顺序也是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诗中前半部分的地名多为山脉、河流等自然景观,后半部分的地名则多为省市、关口等人造景观。这种排列方式表达了红军长征过程中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转化,也体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总之,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排序顺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规律,不仅仅是红军长征路线的标志,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表达了红军长征过程中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转化,也体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