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Ⅰ阶段 | 口腔科Ⅰ阶段 | 眼科Ⅰ阶段 | 精神科Ⅰ阶段 | 康复医学Ⅰ阶段 | 儿外科Ⅰ阶段 | 急诊科Ⅰ阶段 |
临床病理科Ⅰ阶段 | 医学检验科Ⅰ阶段 | 神经内科Ⅰ阶段 | 医学影像科Ⅰ阶段 | 儿内科Ⅰ阶段 | 麻醉科Ⅰ阶段 | 皮肤科Ⅰ阶段 |
全科医学Ⅰ阶段 | 耳鼻咽喉科Ⅰ阶段 | 医院药师Ⅰ阶段 | 外科Ⅰ阶段 | 妇产科Ⅰ阶段 | 内科Ⅰ阶段 |
儿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精神科 | 康复医学科 | 口腔科 |
临床病理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外科 |
小儿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骨伤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全科 | 中医外科 | 中医五官科 | 中医针灸推拿 | 肿瘤学 |
超声波 | 放射科 | 病理科 | 眼科 | 精神科 | 口腔科 | 妇产科 |
外科 | 神经内科 | 儿内科 | 耳鼻咽喉科 | 儿外科 | 传染病科 | 皮肤科 |
麻醉科 | 内科 | 全科医学 | 儿科 | 急诊科 | 康复医学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 |
妇产科 | 儿科 | 急诊科 | 皮肤性病科 | 耳鼻咽喉科 | 眼科 | 医学影像科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病理科 | 儿外科 | 精神科 | 麻醉科 | 康复科 |
口腔科 | 全科医学 | 外科 | 检验医学科 | 放射科 | 超声医学科 | 核医学科 |
放射肿瘤科 |
中医针灸推拿 | 儿科 | 耳鼻喉科 | 皮肤科 | 急诊科 | 妇产科 | 神经内科 |
外科 | 麻醉科 | 中医妇科 | 眼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学 |
中医耳鼻咽喉科 | 中医肛肠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皮肤科 | 中医眼科 | 中医骨伤科 | 口腔科 |
全科医学 | 小儿外科 | 医学影像科 | 临床病理科 | 内科 |
肿瘤学 | 儿科 | 儿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康复医学 |
口腔科 | 临床病理科 | 精神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神经内科 | 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 |
病理科 | 内科 | 重症医学 | 儿科 | 儿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精神科 | 康复医学 | 口腔科 | 麻醉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神经内科 | 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科 |
儿科学神经内科学 | 全科医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神经内科学 | 妇产科学 | 中医学 |
小儿外科学 | 眼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急诊医学 | 皮肤科学 | 麻醉学 | 医学检验学 |
精神科学 | 口腔医学 | 康复医学 | 临床病理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学 | 临床营养学 |
传染科 | 妇产科 | 儿科 | 耳鼻喉科 | 口腔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外科 | 眼科 | 中医妇科 | 针灸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耳鼻咽喉科 |
中医骨伤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皮肤科 | 中医外科 | 中医眼科 | 中医肛肠科 |
病案三 肺痈
患者梁 XX , 男性, 年龄:45 岁. 四月前,因感冒咳嗽失治,以致胸痛,咯吐脓痰,时轻时重,如此迁延 4 月之久。近一周因病情加重,发热,最高体温 39.8℃,恶寒,有咳嗽,痰多,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中有腥味伴有右胸掣痛,来院诊治。入院时见:咳嗽咯痰,量多,黄色粘稠,腥味,右侧胸痛,口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咨询,请添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群:835886183在线体验住院医师考试题库。
考试题库:2020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招录题库
体格检查:T39.6℃ P100 次/分 R21 次/分 BP136/87mmHg 神志清,发热面容,轮椅入室,行动如常,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不大,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右肺呼吸音低,中部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率 100 次/分,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全腹无压痛,未及包块。两下肢不肿。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既往无特殊病史可询及.。
辅助检查:胸部 CT(2011-5-22)示: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见大片状稍高密度影,界限不清,内可见一虫蚀样空洞,壁光整,空洞内未见明显液平。考虑右下肺脓疡。
一、病历书写
姓名:梁 XX 职业:农民
性别:男 工作单位:——
年龄:45 住址:东山
婚姻:已婚 供史者:患者本人
民族:汉族 发病节气:小满
记录日期:2011-5-23
主诉:反复胸痛、咯吐脓血痰 4 月,伴发热 1 周。
现病史:患者于四月前,因感冒咳嗽失治,以致胸痛,咯吐脓痰,时轻时重,如此迁延 4月之久。近一周因病情加重,发热,最高体温 39.8℃,恶寒,有咳嗽,痰多,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中有腥味伴有右胸掣痛,来院诊治。入院时见:发热面容,T39.6℃,咳嗽咯痰,量多,黄色粘稠,腥味,右侧胸痛,口干。来院诊治。为进一步诊治,拟“肺脓疡”收住入院。入院时见:咳嗽咯痰,量多,黄色粘稠,腥臭味,右侧胸痛,口干。发病以来,饮食明显减少,体重减轻,大小便正常,睡眠差。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适龄婚育,配偶及子女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T39.6℃ P100 次/分 R21 次/分 BP136/87mmHg 神志清,发热面容,轮椅入室,行动如常,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不大,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对称,右肺呼吸音低,中部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率 100 次/分,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全腹无压痛,未及包块。两下肢不肿。四肢肌力正常,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辅助检查:胸部 CT(2011-5-22)示: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见大片状稍高密度影,界限不清,内可见一虫蚀样空洞,壁光整,空洞内未见明显液平。考虑右下肺脓疡。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急性起病,迁延日久,寒热并见,咳嗽咯痰,咯吐大量黄色脓痰,有腥味,伴有右胸掣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四诊合参,属中医“肺痈”范畴,外邪袭肺,未得及时表散,内蕴不解,郁而化热,灼液为痰,热伤血脉,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肺络损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此病当与“肺痿”鉴别,肺痿、肺痈同为肺中有热,但肺痈为邪热犯肺,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肺络损伤,脓疡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肺痿为气阴亏虚,虚热内灼,或肺气虚冷,以致肺叶痿弱不用咳唾涎沫,两者一虚一实,显然有别。若肺痈久延不愈,误治失治,痰热壅结上焦,熏灼肺阴,也可转为肺痿。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急性起病,迁延日久,寒热并见,咳嗽咯痰,咯吐大量黄色脓痰,有腥味,伴有右胸掣痛,胸部 CT 考虑右下肺脓疡。此病当与“空洞型肺结核”鉴别。空洞型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有长期咳嗽、午后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或有反复咯血。X 线胸片显示空洞壁较厚,一般无液平面,空洞周围炎性病变较少,常伴有条索、斑点及结节状病灶,或肺内其他部位的结核播散灶。当合并化脓性肺部感染时
可出现急性感染症状和大量脓臭痰,且由于化脓性细菌大量繁殖痰中难以找到结核菌,要细心询问病史。控制急性感染后,胸片可显示纤维空洞及周围多形性的结核病变,痰结核菌转阳。
诊断:中医:肺痈(成痈期) 西医:右下肺脓疡
治疗:治当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方取苇茎汤加减。并予物理降温,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完善常规、生化、肿瘤指标、胸部 CT、心电图、痰培养等检查。
中药方:苇茎 30g 薏苡仁 30g 桑白皮 15g 冬瓜仁 10g 桃仁 10g 葶苈子 10g 紫花地丁 15g 银花10g 连翘 10g 鱼腥草 30g 桔梗 10g 贝母 15g 黄芩 15g 蒲公英 15g 生甘草 5g 3 剂 水煎服 2 次/日嘱忌食辛辣,宜清淡,休息,加强营养,避风寒,随诊。
二、回答问题
1.肺痈的成痈期的证治. (25 分)
答:成痈期
1)主证:热毒蕴结症状:身热转甚,时有壮热寒战,汗出, 烦躁.肺部症状:咳嗽气急, 吐腥臭脓痰, 胸满作痛,转侧不利, 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2)病机:热毒壅肺,血瘀成痈。
3)治则: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4)例方:《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减.
2.肺脓疡停用抗生素的指征是什么? (25 分)
答:急性肺脓疡抗生素如有效,宜持续 8 到 12 周,直至 X 线下空洞和炎症消失,或仅有少量稳定的残留纤维化病灶.
3.肺痈的定义及病因。(25 分)
答:肺痈是指由于热毒瘀结于肺,以致肺叶生疮,肉败血腐,形成脓疡,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甚则咯吐脓血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由感受外邪,内犯于肺,或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