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Ⅰ阶段 | 口腔科Ⅰ阶段 | 眼科Ⅰ阶段 | 精神科Ⅰ阶段 | 康复医学Ⅰ阶段 | 儿外科Ⅰ阶段 | 急诊科Ⅰ阶段 |
临床病理科Ⅰ阶段 | 医学检验科Ⅰ阶段 | 神经内科Ⅰ阶段 | 医学影像科Ⅰ阶段 | 儿内科Ⅰ阶段 | 麻醉科Ⅰ阶段 | 皮肤科Ⅰ阶段 |
全科医学Ⅰ阶段 | 耳鼻咽喉科Ⅰ阶段 | 医院药师Ⅰ阶段 | 外科Ⅰ阶段 | 妇产科Ⅰ阶段 | 内科Ⅰ阶段 |
儿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精神科 | 康复医学科 | 口腔科 |
临床病理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外科 |
小儿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骨伤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全科 | 中医外科 | 中医五官科 | 中医针灸推拿 | 肿瘤学 |
超声波 | 放射科 | 病理科 | 眼科 | 精神科 | 口腔科 | 妇产科 |
外科 | 神经内科 | 儿内科 | 耳鼻咽喉科 | 儿外科 | 传染病科 | 皮肤科 |
麻醉科 | 内科 | 全科医学 | 儿科 | 急诊科 | 康复医学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 |
妇产科 | 儿科 | 急诊科 | 皮肤性病科 | 耳鼻咽喉科 | 眼科 | 医学影像科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病理科 | 儿外科 | 精神科 | 麻醉科 | 康复科 |
口腔科 | 全科医学 | 外科 | 检验医学科 | 放射科 | 超声医学科 | 核医学科 |
放射肿瘤科 |
中医针灸推拿 | 儿科 | 耳鼻喉科 | 皮肤科 | 急诊科 | 妇产科 | 神经内科 |
外科 | 麻醉科 | 中医妇科 | 眼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学 |
中医耳鼻咽喉科 | 中医肛肠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皮肤科 | 中医眼科 | 中医骨伤科 | 口腔科 |
全科医学 | 小儿外科 | 医学影像科 | 临床病理科 | 内科 |
肿瘤学 | 儿科 | 儿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康复医学 |
口腔科 | 临床病理科 | 精神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神经内科 | 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 |
病理科 | 内科 | 重症医学 | 儿科 | 儿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精神科 | 康复医学 | 口腔科 | 麻醉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神经内科 | 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科 |
儿科学神经内科学 | 全科医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神经内科学 | 妇产科学 | 中医学 |
小儿外科学 | 眼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急诊医学 | 皮肤科学 | 麻醉学 | 医学检验学 |
精神科学 | 口腔医学 | 康复医学 | 临床病理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学 | 临床营养学 |
传染科 | 妇产科 | 儿科 | 耳鼻喉科 | 口腔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外科 | 眼科 | 中医妇科 | 针灸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耳鼻咽喉科 |
中医骨伤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皮肤科 | 中医外科 | 中医眼科 | 中医肛肠科 |
病案二 高血压
2011-05-15,患者张中兴,男,35 岁,工人,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头痛,无视物模糊,无晕厥,至社区医院就诊,测血压 160/60mmHg,后多次复测均超过 150/90 mmHg,最高血压:17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予口服“珍菊降压片”,不规则监测血压,血压控制欠佳;今晨起感头晕加重,遂至我院就诊,就诊时头晕,无头痛,无晕厥,无发热,无咳嗽,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食欲佳,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门诊测血压 165/100mmHg,查头颅 CT: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有吸烟、喝酒史,平素脾气急躁易怒。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咨询,请添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群:835886183在线体验住院医师考试题库。
考试题库:2020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招录题库
查体:BP165/100mmHg 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HR80bpm,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舌红,苔黄,脉弦。
辅检:头颅 CT:未见明显异常。
一、病历书写
姓 名 : 张 中 兴 职 业 : 无
性 别 : 男 工作单位 : 无
年 龄 : 35 岁 住 址 :白下区二条巷 11-203 室
婚 姻 : 已 婚 供 史 者 :本 人
民 族 :汉 族 发 病 节 气 :小 满
记 录 日 期 :2011-05-15
主诉:反复头晕三年,加重一天
现病史: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无头痛,无视物模糊,无晕厥,至社区医院就诊,测血压 160/60mmHg,后多次复测均超过 150/90 mmHg,最高血压:17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予口服“珍菊降压片”,不规则监测血压,血压控制欠佳;今晨起感头晕加重,遂至我院就诊,测血压 165/100mmHg,查头颅 CT: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疗收住入院,刻下:头晕明显,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言语清晰,病程中患者无晕厥,3无发热,无咳嗽,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食欲佳,二便调,夜寐一般。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否认特殊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长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及疫区接触史,无冶游史,吸烟十年,1 包/天;嗜酒,六两/天。
婚姻史:适龄婚配,子女及配偶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
体 格 检 查
体温 36.3℃ 脉搏 80 次/分 呼吸 18 次/分 血压 165/100mmHg
神志清,精神欠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行入室,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正常。
心界不大,HR 80bpm,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无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明显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舌红,苔黄,脉弦。
辅助检查:
头颅 CT:未见明显异常。 (2011-05-15 本院)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因“反复头晕三年,加重一天”入院,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证属肝阳上亢。患者素体阳盛,平素易怒,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伤阴,风阳易动,上扰头目而发为眩晕,舌红,苔黄,脉弦均为肝阳上亢之证像。此当与中风相鉴别,后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等表现,二者不难鉴别。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1.患者,男,35 岁,反复头晕三年,加重一天;2. 既往有“高血压”史;3.入院时患者头晕,无头痛,无晕厥,无发热,无咳嗽,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无恶心呕吐;查体:BP165/100mmHg 两肺呼吸音正常。心界不大,HR80bpm,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4. 头颅 CT: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中医:眩晕(肝阳上亢);西医:高血压病 2 级(中危)
治疗:中药汤剂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为法,方选天麻钩藤汤加减。并予口服依那普利 5mgBid 口服,如血压控制不佳,可逐渐增加依那普利用量至 10mg Bid。
天麻 10g 钩藤后下 10g 石决明先煎 15g 栀子 10g
黄芩 10g 桑寄生 10g 夏枯草 10g 茯神 10g
川芎 10g 杜仲 10g 牛膝 10g 益母草 15g
5 剂,水煎服,2 次/日
嘱患者严格低盐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压;必要时加用其他药物联合控制血压。
医师签名:XXX
二、回答问题
1.临床上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每种各举一药;
2.寿比山(吲达帕胺)作用机理及副作用;
3.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