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Ⅰ阶段 | 口腔科Ⅰ阶段 | 眼科Ⅰ阶段 | 精神科Ⅰ阶段 | 康复医学Ⅰ阶段 | 儿外科Ⅰ阶段 | 急诊科Ⅰ阶段 |
临床病理科Ⅰ阶段 | 医学检验科Ⅰ阶段 | 神经内科Ⅰ阶段 | 医学影像科Ⅰ阶段 | 儿内科Ⅰ阶段 | 麻醉科Ⅰ阶段 | 皮肤科Ⅰ阶段 |
全科医学Ⅰ阶段 | 耳鼻咽喉科Ⅰ阶段 | 医院药师Ⅰ阶段 | 外科Ⅰ阶段 | 妇产科Ⅰ阶段 | 内科Ⅰ阶段 |
儿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精神科 | 康复医学科 | 口腔科 |
临床病理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外科 |
小儿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妇科 | 中医骨伤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全科 | 中医外科 | 中医五官科 | 中医针灸推拿 | 肿瘤学 |
超声波 | 放射科 | 病理科 | 眼科 | 精神科 | 口腔科 | 妇产科 |
外科 | 神经内科 | 儿内科 | 耳鼻咽喉科 | 儿外科 | 传染病科 | 皮肤科 |
麻醉科 | 内科 | 全科医学 | 儿科 | 急诊科 | 康复医学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 |
妇产科 | 儿科 | 急诊科 | 皮肤性病科 | 耳鼻咽喉科 | 眼科 | 医学影像科 |
内科 | 神经内科 | 病理科 | 儿外科 | 精神科 | 麻醉科 | 康复科 |
口腔科 | 全科医学 | 外科 | 检验医学科 | 放射科 | 超声医学科 | 核医学科 |
放射肿瘤科 |
中医针灸推拿 | 儿科 | 耳鼻喉科 | 皮肤科 | 急诊科 | 妇产科 | 神经内科 |
外科 | 麻醉科 | 中医妇科 | 眼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外科 | 肿瘤学 |
中医耳鼻咽喉科 | 中医肛肠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皮肤科 | 中医眼科 | 中医骨伤科 | 口腔科 |
全科医学 | 小儿外科 | 医学影像科 | 临床病理科 | 内科 |
肿瘤学 | 儿科 | 儿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康复医学 |
口腔科 | 临床病理科 | 精神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神经内科 | 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 |
病理科 | 内科 | 重症医学 | 儿科 | 儿外科 | 耳鼻咽喉科 | 妇产科 |
急诊科 | 精神科 | 康复医学 | 口腔科 | 麻醉科 | 皮肤科 | 全科医学 |
神经内科 | 外科 | 眼科 | 医学检验科 | 医学影像科 |
儿科学神经内科学 | 全科医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 神经内科学 | 妇产科学 | 中医学 |
小儿外科学 | 眼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急诊医学 | 皮肤科学 | 麻醉学 | 医学检验学 |
精神科学 | 口腔医学 | 康复医学 | 临床病理学 | 医学影像学 | 医学检验学 | 临床营养学 |
传染科 | 妇产科 | 儿科 | 耳鼻喉科 | 口腔科 | 麻醉科 | 内科 |
皮肤科 | 外科 | 眼科 | 中医妇科 | 针灸科 | 中医儿科 | 中医耳鼻咽喉科 |
中医骨伤科 | 中医内科 | 中医皮肤科 | 中医外科 | 中医眼科 | 中医肛肠科 |
参考答案
【A 型题】
1.B 2.C 3.D 4.B 5.E 6.E 7.D 8.E 9.A 10.E
11.C 12.D 13.B 14.A 15.A 16.A 17.C 18.A 19.B 20.B
21.A 22.C 23.C 24.E 25.C 26.A 27.D 28.A 29.D 30.C
31.B 32.A 33.C 34.A 35.A 36.A 37.D 38.B 39.A 40.A
【B 型题】
1.A 2.B 3.C 4.B 5.A 6.C 7.D 8.B 9.A 10.C
11.A 12.B 13.D 14.A 15.B 16.E 17.A 18.D 19.C 20.A
21.B 22.E 23.A 24.C 25.A 26.B 27.E 28.A 29.B 30.D
31.E 32.A 33.A
【X型题】
1.ABCDE 2.ABD 3.ABCDE 4.ABCE 5.ABCD 6.CE 7.BC
8.AC 9.DE 10.AB 11.CD 12.ABCDE 13.ABDE 14.AC
15.ABDE 16.BCDE 17.BCE 18.ABE 19.BDE 20.AC 21.ABCD
22.ABCE 23.AC 24.BD 25.ACE 26.AD
【填空题】
1.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肝气郁滞;肾气虚衰;肝郁
2.疏肝补肾;调理气血;冲任
3.不多;不长;崩漏
4.不固定,时或提前时或退后 7 天以上,并连续出现 3 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5.明显增多;基本正常
6.止血固冲为主:益气、清热、养阴、化瘀等以治本
7.气虚统摄无权;血热流行散溢
8.量多;经色、经质
9.瘀血阻滞冲任,新血不得归经;气虚冲任失约;阴虚内热、扰动血海
10.超过 7 天以上;淋漓半月始净;
11.缩短经期,止血
12.诸病源候论;月水不断
13.经期超过 7 天以上,或淋漓半月始净,周期正常;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净,绵延数- 249 -
10 天至数月不等
14.氤氲(或:排卵);
15.肾阴;湿热;瘀血肾阴虚;湿热;血瘀
【非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l 1.× 12.× 13.× 14.√ 15.× 16.×
【名词解释】
1.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证者,称“经行发热”,又称“经来发热”。
2.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头痛为主证的者,称为“经行头痛”。
3.每值经前或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者,称“经行吐衄”,又称“倒经”、“逆经”。
4.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臭气异常,或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带下病”。
【病案分析题】
1.①诊断:不孕症。
②证型:痰湿型。
③证候分析:(略)
④治法:燥湿化痰,理气调经。
⑤方药:苍附导痰丸加减。药物: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枳壳、生姜、神曲。
2.①诊断:子宫脱垂。
②证型:气虚型。
③证候分析:(略)。
④治法:补气升提。
⑤方药:补中益气汤。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3.①诊断:阴痒。
②证型:肝肾阴虚型。
③证候分析:略
④治法:滋阴补肾,清肝止痒。
⑤方药:知柏地黄汤。知母、黄柏、山茱萸、山药、熟地黄、丹皮、泽泻、茯苓。
4.①诊断:阴疮。
②证型:热毒型。
③证候分析:(略)
④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消疮。
⑤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甘草、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