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概念?
答: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单元。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元(即:单元),是构成思维活动的任何命题、推理、判断的基本要素。本质特征是反映某事物必然具有并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特征。
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就是该概念所包含的本质特征;外延是该概念所确指的一切事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即内涵越多,外延越少;内涵越少,外延越多。明确概念就是要明确它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内涵)和它指的是事物(外延),以及它与其他概念间的关系。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依据不同的观点可以形成内涵不同的概念。例如,在化学中,食盐的本质特征是其元素构成和分子结构;在物理学中,其本质特征是晶体结构及其几何特征。
概念必需用语词(或符号、公式、图形等)表达。概念是语词的表达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形式。
概念按内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具体概念的反映对象是具体事物,一般用具体名词来表达。例如“人”、“数”;抽象概念的反映对象是事物特征和事物间的关系,一般用抽象名词或形容词表达。例如“勇敢”、“大于”。
概念按外延可分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集合概念。例:地球(单独概念);行星(普遍概念);星系(集合概念)。单独概念反映的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独一无二的事物,通常用专有名词表达,有时用修饰语词加以限制的普遍概念或集合概念表达。例如“地球”(专名),“世界最高峰(”高峰“前加修饰语词)”;普遍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可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来表达。例如“行星”、“山峰”、“检测”、“抽样”等;集合概念把同类事物作为集合体来反映,其中个体事物不必具有集合体的特征。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具有相对性质,同一语词在不同的语境,可以表达集合概念也可以表达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示例:“森林”、“词汇”、“人类”等。
概念按其间的关系可分为属概念、种概念(属种关系);上位概念、下位概念和同位(并列)概念(属种关系和整体-部分关系);肯定概念、否定概念(矛盾关系);反对概念(对立关系)等。
概念还可以分成简单概念和复杂概念。简单概念对应的是事物的基本形式,是在结构上不能在分解的概念,用单纯表达;复杂概念是由简单概念复合而成的概念,用复合词、词组、语句表达。
概念的特征可以怎样划分,有何作用?
答:概念的特征可用于概念的比较、概念的分类、概念的定义和对概念订名。
概念的特征可以分成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
内在特征是事物自身的特征,例如形状、大小、材料、颜色等;外在特征是关于事物的来源或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的特征,包括目的特征(如事物的用途、功能、性能、安装地点和位置等)和来源特征(如制造方法、发明者、发现者、设计者、制造者、产地、供应者)。
概念的若干特征可以相互替换而不改变其外延,则这些特征称为等价特征。例如,“等边(等角)三角形”概念中的“等边”和“等角”两个特征;“凹镜”和“会聚镜”(同一概念)中的“凹(形状)”和“会聚(功能)”两个特征。定义概念时,等价特征的优选次序是:1)内在特征1)目的特征;3)来源特征。
特征可以是简单特征和复杂特征。只提供某一事物的单一特征是简单特征,例如,圆(盘);复杂特征是两个或更多特征的组合,例如,海上石油(钻机)、液体润滑静压(轴承)。
复杂特征也可以分成从属特征和独立特征。
如果一特征是基于另一特征,明确了后者,前者才能被理解,则这种特征就是从属特征。
例:“椭圆偏振光”概念中,“光”首先由特征“偏振”限定,形成概念“偏振光”,然后,该概念进一步由附加特征“椭圆”界定,后一特征是建立在概念“偏振光”基础上的,只有先理解特征“偏振”,定义了“偏振光”后,才能进一步定义“椭圆偏振光”概念(不可以有“椭圆光”概念)。
独立特征是不相互依赖的特征。
具有多个彼此独立特征的概念可以划分成等多个概念体系。
例:“四轮驱动客车”概念,既是“四轮驱动”的“车”,又是载“客”用的“车”。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概念的体系:
车(先按功能划分,然后按驱动类型划分)
货车
客车
前轮驱动客车
四轮驱动客车
客货两用车
车(先按驱动类型划分,然后按功能划分)
前轮驱动车
后轮驱动车
四轮驱动车
四轮驱动客车
四轮驱动货车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