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
2、信息传递:指在信息系统中将信息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途径,以过一定的载体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过程,信息传递大体上分为三部分:信源-信道-信宿。信道是传递的通道,信宿是传递的终点。
3、信息处理:指将原始数据(信息)通过一系列系的手段和方法,“加工”成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4、信息反馈
(二)质量信息系统
组织的活动有三种:作业活动、战术活动、战略计划活动。
作业活动:在作业层上,主要关注点是收集、验证并记录质量数据和信息。作业层的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重复性、可预见性、历史性、详细性、来源内部化、形式结构化(表格)及高精确度。
战术活动:在战术层,主要监督和控制业务活动,有效进行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等质量信息。战术层的信息通常有以下特点:汇总性、不可预见性、阶段性、可比性、概要性、内部与外部信息源。
战略计划活动:最高管理者一般会利用管理评审等活动获得质量战略信息,并确立企业的质量目标(中、长期),因此战略层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特点:随机性、异常信息、概要性、数据外部化、形式非结构化及主观性
(三)质量信息管理
识别信息需求;
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将信息转换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
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来确定并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确保适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评估因使用信息所获得的收益,以便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进行改进。
第三节 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原理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的作用
方针目标管理的实施
掌握方针目标制订的依据和程序
熟悉制订方针目标的要求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要求
熟悉方针目标展开的程序
掌握方针目标管理评价的内容
熟悉方针目标管理考核的对象和内容
了解方针目标管理诊断的概念
一、方针目标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方针目标管理的概念
1、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日本称为方针管理,美国等国家称为目标管理,我国称为方针目标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是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个体”指个人、岗位。
“群体”指企业、部门、分厂、车间、工段、班组。
“自我控制”是指根据目标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促使目标的实现。
来源:考试网-质量工程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