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国社会政策发展概况
(略)
第四节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5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
加入中华考试网咨询工程师QQ群:575108982 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
●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
●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三)主要目标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
(2)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
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3)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4)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
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1)推动科技创新。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3)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