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文学类 >> 新闻评论写作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评论写作试题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3年9月21日 ] 【大 中 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6.新闻评论的标题如何做到生动引人?

17.从发挥的作用来看,广播评论中的音响可以分为哪几类?

四、论述题(本题15分)

18.什么是短评?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五、操作与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35分,第20小题20分,共55分)

19.依据以下素材,撰写一篇专栏评论。(字数:800字左右)(35分)

如今,一些企业喜欢向员工派送各类唬人的头衔,甚至一个小公司也设有多个市场经理、运营总监;一些人也会想方设法在自己的名片上加印各种头衔。这些情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头衔通胀”。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93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9%的人感觉当今社会“头衔通胀”现象普遍,其中38.4%的人表示“非常普遍”。“我们公司只有几十个人,就有七八个‘总’。”上海市某公司职员吴莉告诉记者,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公司里只有俩人是真正的老板,给其他人安上“总经理”、“总监”等头衔,就是为了让他们出去谈业务方便一点儿,“没办法,现在社会上就认这些称呼。”本次调查显示,70.5%的人坦言,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看重头衔。据了解,其他国家也曾出现过“头衔通胀”的情况。上世纪70年代,美国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公司无力支付员工更多的薪水,就给他们提供晋升的机会,以此留住员工。“头衔通胀”现象普遍的原因有哪些?调查中,80.9%的人首选“社会重头衔,其实就是重权力”,其次是“虚荣心作祟”(67.9%),52.9%的人选择“单位创造头衔满足员工升职希望”。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满足员工受尊重的需要”(36.3%)、“单位希望员工认识到所负责事务的重要性”(33.2%)、“经营理念的体现”(18.6%)、“行业人才紧缺,拔苗助长”(14.4%)等。“头衔通胀”会带来什么后果?调查中,人们评出的前三位是:“会引起社会浮夸之风”(79.5%)、“更加争名逐利”(75.5%)、“头衔贬值”(70.5%)。另有15.8%的人认为,“涨”头衔有利于营销,9.8%的人认“涨”头衔有助于员工承担更多责任。调查显示,74.2%的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头衔通胀”的时代。面对这种现象,69.0%的人表示反对,仅有10.9%的人表示支持,其他20.1%的人表示无所谓。

(来源:201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

20.分析新闻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的结构特点和论述特点。(字数:600字左右)(20分)

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最近,有个“弯道超越”词汇很时新,诸如“正是弯道超越时”、“超越常在弯道处”等等,常见诸媒体。“弯道超越”,原本是赛车上的一个术语,指参赛车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有人认为,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处在了“弯道”上,此时正是跨越发展、超越对手的良机。应当说,经济发展上的每一次危机,都是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新机遇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以“弯道超越”比喻危中之机,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功效。但算算如下几笔账我们能够看到,这种说法也只能算是一种比喻。

成本消耗账。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会弯道超越,他们知道弯道超越更加耗油,更易磨损发动机和轮胎,损耗车辆寿命。赛车选手敢于弯道超越,很大程度因为这本是“烧钱运动”,可以不计后果地“透支”。不过,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事业,毕竟不是短暂的赛车。在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在正常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时,超常规发展就得付出更大成本、更多代价。那些以超越的名义乱砸钱、乱铺摊子的作为,那种为一时超越让资源能源难以承受的急功近利做法,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歪道超越”。安全风险账。赛车比赛中,人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弯道超越,也常目睹弯道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换言之,超越常在弯道处,事故也常在弯道处。“弯道处要敢于踩油门”,被一些人喻为超越发展之宝典。其实,赛车手进入弯道的第一个动作是踩刹车而非踩油门。好的赛车手,在进入弯道前必须正确判断形势,若遇到了弯道就急着去超车,不翻车才怪。经济发展的弯道,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充满着变数。弯道之处,最需要实事求是,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讲方法、重技巧,量力而行,否则一旦用力过猛,很有可能事与愿违,“半路抛锚甚至翻车”。实力功力账。在弯道能否实现超越,赛车状况和选手技术功力是比拼的核心。一般来说,赛车上的“弯道超越”,以“直道上黏住对手”为前提;若直道上已被对手落下较远,超越纯属妄谈。危机之中,“赶超机遇”的确存在,但能拿到“好牌”的,往往是具有技术领先等优势的企业和地方,而那些落后生产力,受到危机的冲击更为严重。“你开的是拖拉机,别人开的是小汽车,你最该做的是转型换代、积蓄能量——有经济学家为热火朝天的“弯道超越”泼“冷水”、提建议,不无道理。细细想来,不是所有的弯道都是超越的好时机,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做到安全超越。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有机遇也有险情,能“成”也能“败”绝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想超越就能超越的,要实现“弯道超越”,需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保持冷静头脑,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把一些该算清楚的账算明白、算到位。

(来源:2009年4月13日《大众日报》,作者:孙秀岭)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may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