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蒂奇诺等学者在“知识沟”理论中指出,导致“知识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人们 ( )
A.社交范围的差异
B.传播技能的差异
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12.罗杰斯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有5个特征,其中之一是( )
A.思辨的
B.具体实证的
C.定量的
D.注重效果研究的
13.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
A.正式沟通渠道
B.非正式沟通渠道
C.自上而下的沟通渠道
D.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
14.美国培因基金会关于电影对青少年影响的一系列调查,是有关大众传播效果最早的实证研究。这些调查发生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20~30年代
D.20世纪30~40年代
15.最早指出传播过程存在“噪音”的传播模式是( )
A.拉斯韦尔模式
B.德弗勒模式
C.布雷多克模式
D.申农—韦弗模式
16.控制实验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实验者、实验变量、实验对象和( )
A.控制组
B.实验观察
C.实验组
D.实验条件
17.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被称为( )
A.“工具说”
B.“游戏说”
C.“社交说”
D.“麻醉说”
18.被报刊社会责任理论发展的理论是( )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9.按照美国数学家申农的定义,信息是( )
A.确定性减少的量
B.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C.确定性减少的质
D.不确定性减少的质
20.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观点是( )
A.“皮下注射论”
B.“培养理论”
C.“有限效果论”
D.“知识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