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
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
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
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 )
A.张道陵 B.张角
C.张鲁 D.张衡
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 )
A.王维 B.柳宗元
C.杜牧 D.自居易
21.在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 )
A.仁 B.义
C.礼 D.智
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 )
A.三大语系 B.四大语系
C.五大语系 D.六大语系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 )
A.白虎观会议 B.熹平石经
C.三体石经 D.五经文字
24.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 )
A.陈独秀 B.胡适
C.陈寅恪 D.钱穆
25.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两游记》、《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
A.《金瓶梅》 B.《红楼梦》
C.《聊斋志异》 D.《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