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考 >> 自考真题 >> 法学类 >> 犯罪学(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06年10月全国自考“犯罪学(一)”试题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06年11月23日]  【

21.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没有任何法律或道义责任的被害人是(   )
A.状态性被害人 B.既然被害人
C.典型性被害人 D.疏忽型被害人


22.下列理论中,研究生活方式与被害之间的关系的理论是(   )
A.社会环境论 B.文化冲突论
C.中性化论 D.日常活动论


23.平均法是一种简便的(   )
A.指数平滑预测法 B.特尔菲预测法
C.时序预测法 D.因果分析预测法


24.相关推断法推断预测目标发展趋势是根据(   )
A.可知性原理 B.可控性原理
C.因果性原理 D.矛盾可转化原理


25.将犯罪预防分为人防、物防、技防的依据是(   )
A.犯罪发生和犯罪预防切入的阶段 B.犯罪预防所保护和所针对的对象
C.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和媒介 D.犯罪预防的方法和功能


26.在构建犯罪预防实践体系时,应树立的观念有(   )
A.产业化观念 B.专门化观念
C.打击性观念 D.分散性观念


27.纽约警察局认为修复“破窗”的最好策略就是(   )
A.零容忍 B.适度容忍
C.全容忍 D.严厉打击


2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   )
A.防范 B.管理
C.建设 D.打击


29.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相结合化解矛盾的机构是(   )
A.人民调解委员会 B.法律援助中心
C.社区警务站 D.基层法院


30.构建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二个层面旨在(   )
A.抑制犯罪动机 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C.防止重新犯罪 D.积极开展微观预防

责编:adm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