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在俾斯麦执政时期通过了 ( )
A.《社会保障法》 B.《工人医疗保险法》
C.《工伤事故保险法》 D.《国民健康服务法》
2.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是 ( )
A.社会政策只能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全部
B.社会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强制性有助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
C.社会政策之科学性,使其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D.社会政策的主体有时只能首先解决最急迫的问题
3.当代社会中,社会服务领域中的组织和群体包括( )
A.志愿者组织 B.商业组织
C.政府组织 D.立法机构
4.社会政策主体包括 ( )
A.专家评估 B.领导评估
C.群众评估 D.政策执行机构评估
5.根据经济导向型福利模式的观点 ( )
A.平等和社会保护的价值高于经济增长的价值
B.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应协调一致
C.当发展经济的政策与高福利的社会政策发生矛盾,应该改革社会政策
D.促进经济发展将最终使所有社会成员受益
6.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社会成员有共同的归属感 B.社会成员之间有共同籍贯
C.社会成员有共同居住地域 D.社会成员有密切的社会交往
7.一般来说,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于 ( )
A.非政府组织 B.雇主
C.雇员 D.政府
8.保护妇女的社会政策一般包含以下哪些行动领域? ( )
A.社会文化领域 B.教育领域
C.卫生领域 D.政治领域
9.中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是 ( )
A.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保护为主,教育为辅 D.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10.下面属于社会排斥理论的观点是 ( )
A.贫困问题的存在乃社会功能之需要
B.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占有
C.贫困的社会成员在某个向度上被边缘化
D.贫困是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参与不足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