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OSI参考模型中协议和服务的概念。
37.简述M/M/1排队系统的顾客输入、排队和接受服务这三个过程的特征。
38.简述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的工作原理。
39.简述树、支撑树和最小支撑树的概念。
40.简述分组交换在计算机通信网中的应用方式。
四、画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用时间表示法画出证实型服务原语的相互关系。
42.在题42图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内容,并简要说明TCP数据的正常传输。
43.画出运输层用户拒绝建立运输连接请求的示意图。
44.用K方法求图G(题44图)的最小支撑树。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必须详细写出计算步骤。
45.某CSMA/CD总线型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 Mb/s,相距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单程传播时延为5 μs。
求:(1)若线路传输时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其时钟频率是多少赫兹?
(2)使用此协议传输的最短帧长是多少比特?
46.一个3200bit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bit的首部后成为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bit,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IP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
47.在使用连续ARQ协议时,采用7比特序号编码方式,设初始窗口后沿指向序号34,前沿指向序号15。
计算:(1)发送窗口WT的值;
(2)若继续发送50个数据帧,且接收到50帧应答后,发送窗口前后沿各指向的序号。
48.设M/M/1排队系统的λ=2400分组/分,而数据传输速率为C=4800比特/秒。该系统的分组平均时延s=0.05秒。
求:(1)分组平均长度;
(2)系统中的平均分组数。考试大收集整理
更多信息请访问:考试大自考论坛,考试大自考网校,考试大在线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