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12.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这属于( )
A.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 B.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 D.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13.认识的客体是( )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外部自然界
1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6.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
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口因素 B.地理环境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18.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A.制造使用工具 B.运用语言文字
C.具有思想意识 D.进行群体活动
19.社会结构是指( )
A.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B.国家政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C.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从起源上说,国家是( )
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
D.人们协调公共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