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教育方法
22.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23.分支型学制
24.教育目的
25.学校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选答其中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多选答者,按前4小题评分)
26.简述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特征。
27.简述教育的社会性的表现形式。
28.简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9.简述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30.简述运用提问法的基本要求。
31.简述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四、论述题(本题13分)
32.试论述我国德育的基本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3.案例:
Z老师从重点大学数学系刚毕业,在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担任初二数学教师并兼班主任。他热爱教师职业,工作非常投入,希望通过自己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学生和提高成绩的目的。每天早上他准点到学生宿舍唤醒学生,组织学生集体出操。放学后,他还会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若有同学交头接耳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Z老师或语言提醒或严厉批评。学期过半,除了个别同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以外,其他方面都令他满意。然而,后来发生的两件事使他和全班同学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一件事是学校要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他决定上报L同学,班干部和部分学生建议投票选举,他断然否定。他说:“我和你们朝夕相处,我最了解班干部的情况。”于是,同学们也就不再争辩。
另一件事是有一天上课,他发现W同学总是低着头,当他来到W同学身边时,发现他正在看武侠小说。Z老师很生气,抢过书撕成碎片,说:“你不想听课就滚出去!”从此,同学们见了他都绕着走,上课的气氛也沉闷了许多。有同学把此事公布到了学校的网络论坛上,校长看到了帖子后找他谈话,对他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Z老师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