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教育类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3年3月12日 ] 【大 中 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提出“一生心理发展”观点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_。

32.皮亚杰认为,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有三种方式:同化、__________和平衡。

33. ___________是指婴幼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开的一种情感。

34.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和

__________三个方面。

35.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经验型,而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__________。

36.世界各国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目标有不同的提法。其中美国的柯克提出了

“三个适应”的培养目标,即职业的适应、社会的适应和个人的适应,而___________是自立于社会的基础,是终极的目标。

37.布鲁纳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学习与教学方法,称为__________。

38.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__________进行表征的。

39.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

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称为教师的__________。

40.测量的三要素是客观事物或事件、__________、数字或符号。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成熟决定论

42.自我意识

43.性别角色

44.对偶故事法

45.动作技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6.关于心理发展规律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47.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

48.超常儿童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49.简要说明学习测验中的常模参照测验和准则参照测验的特点与区别。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50.试论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51.钱学森(1911-2009)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之父。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对他进行系统的教育,每日让他锻炼身体,学习唐诗宋词,绘画书法,识数计算,等等,因此从小养成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父亲也非常注重对钱学森才智和志向的培养。在这种宁静的家庭文化氛围之中,钱学森养成了好学不倦的习惯。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认为这六年时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两个高潮之一。钱老回忆,当时师大附中“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附中的选修课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每天午饭后,在教室里交谈感兴趣的各种科学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困难。”正是这样一种宽松而富于智力刺激的学习环境让钱老打下了扎实的数理基础,养成了他毕生刻苦钻研的品格。

问题:请结合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说明钱学森先生的成就动机的类型和特点,并分析钱学森先生的成长环境中促进其成就动机发展的一些因素。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deng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