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 B.消费需求与总需求
C.消费与经济增长 D.宏观消费问题与微观消费问题
12.人们购买财产保险的动机是( )
A.遗产动机 B.谨慎动机
C.目标储蓄 D.生命周期动机
13.当存、贷利率相差减少时,人们倾向于( )
A.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B.减少储蓄,减少消费
C.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D.增加储蓄,增加消费
14.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消费函数是( )
A.绝对收入假定 B.相对收入假定
C.持久收入假定 D.生命周期理论
15.边际储蓄倾向为20%,则投资乘数为( )
A.1 B.2
C.4 D.5
16.按照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阶段是( )
A.传统社会阶段 B.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
C.起飞阶段 D.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17.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的消费模式是( )
A.同步型消费模式 B.早熟型消费模式
C.滞后型消费模式 D.适度滞后型消费模式
18.降低利率政策属于( )
A.紧缩性货币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 D.扩张性财政政策
1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影响利率的通常做法是( )
A.公开市场业务 B.直接干预利率
C.给予优惠利率 D.采用市场利率
20.根据“家庭文明”论者的观点,“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侧重点是( )
A.孩子教育支出 B.社交活动支出
C.旅游支出 D.奢侈支出
21.根据世界银行衡量各国消费水平的标准,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0%~50%时的消费水平是( )
A.绝对贫困 B.温饱
C.小康 D.富裕
22.产业结构高级化,出现具有出口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说明经济发展进入( )
A.工业化初级阶段 B.工业化加速期
C.后工业化时期 D.经济起飞时期
23.劳务商品化的条件是( )
A.第一产业发达 B.第二产业发达
C.第三产业发达 D.国内统一大市场形成
24.消费服务社会化程度提高的物质基础是( )
A.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 B.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C.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 D.时间价值的提高
25.消费者运动的兴起时间是(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 D.20世纪70年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