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小学生在识字初期,常常作为一个认读的单位来阅读的是( )
A.短语 B.句子
C.段落 D.字(词)
2.小学生学习用毛笔写字,应遵循的顺序是( )
A.描红、仿影、临帖 B.描红、临帖、仿影
C.仿影、临帖、描红 D.临帖、仿影、描红
3.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要体现综合性、阶段性和( )
A.科学性 B.主体性
C.民主性 D.实践性
4.西汉元帝时的史游所作的是( )
A.千字文 B.三字经
C.百家姓 D.急就篇
5.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 )
A.教育方法的总和 B.教育内容的总和
C.教育目的的总和 D.教育手段的总和
6.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 )
A.朗读和默读 B.记忆和思维
C.朗读和表演 D.默读和背诵
7.把“国语”改为“语文”始于( )
A.1950年 B.1956年
C.1949年 D.1958年
8.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是( )
A.句子 B.单字
C.词语 D.篇章
9.阅读的过程是( )
A.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B.理解内容→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
C.思想感情→语言文字→理解内容 D.思想感情→理解内容→语言文字
10.在学生组织语言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 )
A.记忆 B.感知
C.想象 D.思维
11.详细复述适用于较短的课文,多用于( )
A.中年级 B.高年级
C.低年级 D.中高年级
12.对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分析可采用( )
A.平均数 B.标准差
C.标准分 D.分数段
13.教学评估要对被评估者作出( )
A.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
C.分析判断 D.综合判断
14.《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 )
A.从形式入手 B.从内容入手
C.从想象入手 D.从结构入手
15.小学生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或颠来倒去,限制他们口头表达能力的是( )
A.思维 B.记忆
C.想象 D.感知
责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