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医学类 >> 心理咨询与辅导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心理咨询与辅导》章节串讲:第2章_第7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29日]  【

  第三节 后现代心理咨询理论

  一、后现代心理咨询产生的背景

  (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领会】

  工业革命转入科技革命。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不可能找到统一的“真理”,也不追求统一的理解。认可对社会现象的多元化解释。

  (二)社会建构主义对心理咨询的影响【领会】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植根于四个基本假设。这四个基本假设形成了后现代主义与传统心理学观点差异的基础:①对现存的知识持批判态度。②我们用来理解世界的语言和概念是有历史和文化限制的。③知识是通过社会过程建构的。④谈判式的理解或“社会建构”采取广泛的不同规则,知识和社会行为融合在一起。

  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颠覆了传统咨询的主体,认为个人在任何情境中其实扮演的是“参与观察者”的角色,提出了人如何从自我经验的建构中去回应对自我经验的了解,然后参与环境的看法。人只能为自己建构真实,反对“负面的自我经验”的提法

  (三)后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的出现

  1991年,斯奈德等提出希望理论。他们认为咨询中的希望,不是去了解来访者负面、黑暗的情绪和行为,而是要去建构来访者主动追求目标的思考、行为和策略。正向心理学强调,心理咨询与治疗不能只是研究病理,也要研究人的强度与能力;不能只修补个体什么地方出错,也要协助个人建构正确的行为;不能只是讨论疾病的问题,也要包括协助一个人建构他的工作、教育、家庭多方面的生活内涵。

  心理咨询与治疗不是去了解一个人为什么会失败,而是应从“是什么”“怎么做”的角度去协助一个人如何成功或适应良好。

  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一)什么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ETC)的创办者迪夏茨和夫人金伯格及其他小组成员共同发展起来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一种专门的介入,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以焦点解决导向的介入技术,使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情境的知觉、看法、思考和感受能有所转变。

  (二)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理念【领会】

  1、事出并非一定有因;

  2、不当的解决方法常是问题所在

  3、相信来访者

  4、小改变累积大改变,寻找例外(找到例外,解决就在其中)

  5、重新建构来访者的问题,创造改变

  (三)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目标、过程与技术【识记】

  1、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目标:了解来访者当前的困扰,协助来访者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而非咨询师想要的目标。同时,目标应是具体的。

  2、焦点阶段短期咨询的基本过程

  第一阶段,咨询师与来访者对话,建构解决途径的对话架构。

  第二阶段,回顾与整理对话资料,思考如何对来访者进行有效的回馈。

  第三阶段,正向回馈、提供信息与介入策略给来访者参考,促使来访者改变。

  3、焦点阶段短期咨询的技术

  最有特色的是一套提问技术:一般化询问、咨询前改变的询问、预设性的询问、刻度询问、振奋性的鼓舞、赞许、改变最先出现的迹象、奇迹询问、关系询问、例外询问、任务或家庭作业等。

  三、叙事心理咨询

  叙事心理咨询是由澳大利亚心理咨询师怀特和新西兰呃艾普斯顿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创立的,是最具后现代特色的心理咨询理论,建构主义的理论背景非常明显。

  (一)叙事心理咨询的概念【识记】

  叙事心理咨询指来访者在构建自身经验的过程中陷入了负面解释而不能自拔,咨询师需要帮助来访者重构其经验,叙事咨询就是帮助来访者解构并重构生命的故事。

  (二)叙事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识记】

  1、后现代的现实观

  (1)现实是社会构建出来的;

  (2)现实是通过语言构成的;

  (3)现实凭借叙事组成,并得以维持;

  (4)没有绝对的真理

  2、保持叙事 保持叙事是叙事咨询师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1)叙事是唯一的真实;

  (2)开启新故事的空间;

  (三)叙事心理咨询的基本框架【识记】

  叙事心理咨询反对固定的结构,强调操作过程的灵活性、自发性和创造性。

  1、 结构式倾听与问话;

  2、 外化与重新命名;

  3、 开启空间文化;

  4、 从独特结果开始建构故事;

  5、 重新诠释,建构新故事的意义;

  6、 新故事的流传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