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管理类 >> 管理学原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资料(2)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6年2月14日]  【

  (二) 关于管理的职能。经济学家们各自都特别强调不同的管理职能。萨伊强调计划职能的重要性。鲍克认为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和指挥。人事职能中的职工培训和管理人员教育,受到了当时一些经济学家的重视。组织职能受到这些经济学家广泛的注意。在控制职能方面,这些经济学家从防止盗窃方面的控制转到防止浪费方面的控制。

  (三)关于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品质。经济学家们提法各不相同。

  (四)关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经济学家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将这个问题分作三个层次来处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形成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化;组织的劳动分工,形成公司的专业化;职业上的劳动分工,形成个人在工作上的专业化。

  (五)关于动作和工时研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章中事实上已进行了有关动作和工时的初步考察。

  (六)关于生产自动化和人类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

  (七)关于工资和激励。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对工资和激励问题有较多的论述。德·拉维勒认为,凡是能实行的地方,计件工资最能提高生产率。而穆勒认为可采取多种工资形式。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还未能建立起管理理论。但它们已经区分了管理职能与企业的职能,意识到管理将会发展成一门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科学,预见到管理的地位将不断提高,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国出现“管理运动”的必然性

  “管理运动”是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生的、人们对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过程。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管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了一种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框架。“管理运动”发生在美国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可概括为:

  (一)大势所趋。工业革命以后,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进步的成果来适应逐渐扩大的工厂规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促使人们对管理的重视,并在实践基础上对管理问题作了一定阐述。

  (二)铁路先行。铁路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型企业。美国由于开发西部的需要,铁路发展很快,需要解决很多新问题,采取的很多措施为大型企业的管理提供了经验,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形成。

  (三)一个火花。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会员享利·唐纳在学会上发表了有关论文,并倡议把管理从工程学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学科。

  (四) 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1911年美国东方铁路公司涨价的意见听证会,律师布兰戴斯提出,公司经营不好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科学管理”被首次公开宣传;第二次高潮是1920年通用汽车公司的改组,采用新的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靠管理而不是靠技术使公司转危为安并发展壮大起来;第三次高潮是霍桑试验,开辟了管理研究的新思路。

  (五)四个观点。“管理运动”所提倡的观点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即:保存;调研;合作;渐进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xiej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