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笔讲串讲 >> 教育类 >> 生理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12年自考《生理心理学》必备知识八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0月29日 ] 【大 中 小】

  8.脑干网状结构在睡眠与觉醒中的重要作用

  (1)60年代对睡眠机制的认识水平。①脑干以上横断脑(孤立脑标本)——在中脑四叠体的上丘和下丘之间横断猫脑,动物陷入永久睡眠状态;②脑干中间横断脑(桥脑中部横断)——动物70-90%时间处于觉醒状态;③脑干下位横断脑(孤立头标本)——在脊髓和延脑之间横断,动物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证明在延脑至中脑的脑干中,存在着调节睡眠与觉醒的脑中枢。④脑干上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维持觉醒状态起重要作用;桥脑下部的网状结构对睡眠起重要作用;脑干上部与下部的网状结构相互作用维持正常的睡眠与觉醒周期。

  (2)70年代以来对睡眠机制的研究积累了相当多的科学事实,证明脑内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结构,其生理、生化过程的维持与转换对睡眠具有重要作用。①慢波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缝际核、孤束核和视前区、前脑基底部;②异相睡眠的关键性脑结构:桥脑大细胞区(“开细胞”)、蓝斑中小细胞(“闭细胞”)、外侧膝状体神经元(记录外侧外侧膝状体内PGO波的差异,可很快预测异相睡眠时眼动的方向)和延脑网状大细胞核等;③与睡眠有关的化学物质:单胺类、胆碱类和多肽等神经递质,特别是诱导睡眠肽和氨基丁酸受体蛋白。

  (3)最近20年对于睡眠与觉醒周期的生物钟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果,认识到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