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统计管理体制
一、 统计管理体制概述
(一)统计管理体制概念:
统计管理体制,亦指对统计体制的狭义理解,是指国家组织管理政府统计工作的体系和制度,表现为国家对政府统计组织与管理结构中各层次、各部分之间隶属关系、职责范围、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的规定。统计管理体制是统计工作一项带有根本意义的基础性制度,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统计资源的投入方式、统计活动的产出质量以及统计工作的总体效益,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统计工作建设和发展水平。
(二)统计管理体制分类(统计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综观世界各国统计管理体制,虽然差异很大。但仍可以从以下两个基本角度进行观察和分类:
(1)从横向观察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计功能分工,可分为集中型统计体制和分散型统计体制。
A、集中型统计体制,是指国家设有专门的统计领导机关,如国家统计局或中央统计局,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并主管重大的国情国力统计调查;国家统计局或中央统计局领导的(通常有两种领导形式:行政和业务两方面都领导的垂直领导形式和只是在业务上进行指导的领导形式)政府综合统计系统负责完成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项基本功能。
B、分散型统计体制,是指国家不设立专门的统计领导机关,各种统计调查分别由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组织实施;国家另设统计协调机关,如国家统计协调委员会、统计方法委员会等,负责全国统计政策、制度、方法、标准的协调管理;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分散到政府各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去实现。
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的优缺点:
集中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少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由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地避免主管部门的行政干扰: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强化全国统计工作的综合协调性;将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种功能集中于政府综合统计系统,有利于该系统掌握丰富的统计资料,熟悉各项指标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资料来源和数字质量,能够对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科学估算,对资料进行深入开发和系统分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有关部门与单位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优质报务。
集中型的缺点在于:由国家统计局或中央统计局主管全国统计工作,容易忽视其他方面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不利于调动全社会办统计的积极性;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经济、社会与科技管理的实际,对各个领域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了解不全、不深、不具体,影响统计调查与分析的深度以及咨询服务的针对性。此外,集中型的统计体制还要维持一个相当庞大的政府综合统计系统,人员众多,统计调查成本高。
分散型统计管理体制的优缺点:
分散型统计管理体制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各部门针对自身业务特点管理需要,使统计工作与业务主管工作紧密结合,满足社会对统计信息的特定需求: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统计调查可以及时调查,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反应及时;可以充分利用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减少重复调查,减轻工作量。
分散型统计体制的缺点在于:容易数出多门、口径不一、重复遗漏,需要着力协调。
(2)从纵向观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统计关系,可分为三种:高度集中、垂直领导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型;彼此独立、相互协作型。
高度集中、垂直领导型,其特点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统计机构,不论在业务上还是在行政上都实行垂直领导,地方统计机构按中央统计机构统一制定的计划来搜集和上报统计资料,同时系统整理反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资料,提供给地方政府领导,并定期发表。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型,其特点是中央统计执行机构在对地方各级统计执行机构在业务上实行统一领导,统一下达统计调查任务,实行统一分类标准、计算方法和上报期限;地方统计执行机构同时又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在行政上受地方政府领导,在保证完成中央统计任务的同时,执行地方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满足地方政府对统计信息的所有需要。这种统计体制的优点在于不仅能集中利用人力,财力和物资技术条件,相对节约统计经费,还能把中央和地方办统计的积极性结合起来,较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统计资料,同时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搞好服务。它的主要缺点是抗行政干扰的能力差,在逐级综合汇总统计数据过程中,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受到地方利益的某些不利影响。
彼此独立、相互协作型。其特点是中央统计机构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全国的需要,制定统一的统计调查计划和调查方案,通过设立在地区的派出机构搜集统计资料;地方统计机构完全根据地方政府工作的需要制定统计工作计划,组织必要的统计调查;中央和地方统计执行机构在组织上是互相独立的,在工作上是有条件地进行协作的;地方统计机构可以根据“协议”为中央统计机构完成一定的统计调查任务,或从中央统计机构得到某些有府的统计资料。
二、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
(一)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统计法》第四条的规定,我国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建立了由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组成的集中统一的政府统计系统。其中,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组成,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还在全国各省(区、市)和部分市、县,建立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总编制为19900余人,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部门统计系统,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根据统计任务需要设立的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设置的统计人员。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业务管理和协调方面。国家统计局依法负责组织和领导协调全国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的统计业务由国家统计局垂直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的统计机构或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2)人事管理方面。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统计局正、副局长,由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管理,上级政府统计局协助管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的编制和干部,由国家统计局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省级城市、农村以及企业调查队的正、副队长,由国家统计局管理,同级政府统计机构协助管理,同级地方党委监督管理。部门统计系统的编制和干部由部门自行管理;
(3)经费管理方面。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统计事业费、国家统计事业编制的经费,由中央财政拨付,国家统计局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行政经费由地方财政拨付,基本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安排。城市、农村和企业三支调查队的各项经费由国家统计局拨付并统一管理。部门统计系统的各项经费由部门自行管理。
(二)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我国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统计法》规定,我圆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这是统计工作科学性、统一性的要求,也是我国几十年来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统计工作之所以要实行统一领导,是因为:(1)统计部门要对大量的社会、经济、科技现象进行调查,把成干上万个单位的活动情况全面地搜集、汇总起来,必须有统一的计划和步骤,统一的制度和方法。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统计制度和核算方法彼此不一,各搞一套,就不可能综合出有价值的统计资料。(2)为了从组织上、制度上防止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法行为的发生,防止地方个别领导非法干预统计调查和统计资料的上报,切实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调查权、报告权和监督权,也要求对统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
统计工作之所以要实行分级负责,是因为:(1)我国统计工作,不仅要满足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初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管理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各级统计部门还要接受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完成地方统计调查任务。(2)统计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和其他工作条件,在当前的财政体制下,国家不可能全部包下来,需要各级财政的支持,多渠道解决经费等条件。(3)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开展统计工作的环境、条件不同,对统计工作的需求也不一样,各地统计工作不可能也不必要完全由国家统计局作出统一安排。
(三)我国现行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
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虽然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选择,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差,抵御来自地方政府的对于统计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干扰能力弱,统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时效任受到威胁。二是政府统计系统纵向管理不顺,中央和地方统计任务不分、职责不清、整体效益低下,不利于全面推行抽样调查。三是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之间横向关系不顺,多头向下、重复调查、报表多乱、数出多门的现象较为严重。一方面,国家统计局不能够有效利用各业务部门的行政记录。另一方面;中央各部委依法统计思想不强,不能够主动及时地向国家统计局报送和交换有关部门统计资料和行政记录。这种重复交叉的双轨制统计组织体系,既造成报表多乱、数出多门,又带来了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
三、国外统计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借鉴意义
美国――横向分散型与纵向分级负责的统计体制。
日本――横向分散型与纵向集中型的统计体制。
法国――横向分散式与纵向垂直集中的统计体制。
德国――横向集中型与纵向分级负责的统计体制。
澳大利亚――横向集中型与纵向垂直型统计体制。
印度尼西亚――横向高度集中与纵向垂直统一的统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