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于中国。
2. 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
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
般若学也就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
涅槃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
3.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南朝士人信佛,“偏于谈理”,成北朝的“偏于(传)教”的倾向大相异趣。
4. 佛教与中国固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的矛盾与冲突在北朝是寺院经济妨碍国家利益, 在南朝则表现为义理的冲突,计有沙门(即和尚)是否应向王者致敬之争,黑白论之争,神灭神不灭之争以及夷夏之争等。神灭论的争论以范缜的《神灭论》最著名。
5.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6. 中国佛教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 ,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
7. 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
8. 到宋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天下瓷都。
9. 纸币“交子”在昆宋时期流通起来。
10. 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兴旺起来,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